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宋伟:二十国集团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新核心(5)

在第二次转型的大背景下,二十国集团机制本身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但是这个发展还在过渡中。

第一,二十国集团的第二次转型表现在机制建设上,主要是出现了大量的功能性机制,而不是行政性机制。它保留了原来的非正式的色彩,没有常设的秘书处,每年的二十国集团会议都是由成立的临时秘书处来进行。

这种功能性、技术性机制的出现,试图弥补原有的二十国集团机制体系的不足。过去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比较简单。第一,在峰会之下有协调人会议,协调人主要是代表各国政府和各国领导人拟定最后的峰会成果,尤其是一些政治上的共识。第二,有部长级会议。过去,部长级会议主要是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参加。而现在的部长级会议,在机制建设上有比较多的推进。现在不仅有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的会议,还有农业部长、能源部长、就业部长、旅游局长、贸易部长等的会议。而且不仅有部长级的会议,还有副部长级的会议,整个机制的“架子”进一步充实起来。只有通过吸纳更多的技术、官员,才能够有效地讨论一些专门问题,包括农业政策的协调、金融政策的协调、就业政策的协调等。

另外,在二十国集团下面还出现了很多工作组。特别是一些常设的工作组,他们能更多地关注到具体的问题。比如说,发展工作组主要强调发展问题,包括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怎样更好地向他们提供各种援助,像资金援助、教育援助、医疗援助等。

2016年杭州峰会还有一个吸引眼球的,就是反腐败的工作组。涉及的内容包括各个国家如何追逃贪污腐败分子,对他们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通过一些有效的国际司法协助,以多种方式劝返,打击腐败分子,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反腐败工作。在目前的二十国集团机制体系中,技术层面已经越来越充实,大量具体技术层面的次一级机制已经开始建立。

第二,为了确保开放、包容、平衡,倾听各方面的声音,二十国集团除了政府层面的会议,还有很多非政府层面的会议。比如说二十国集团的青年会议,二十国集团的民间社会的会议,二十国集团的工商峰会等。这些会议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工商峰会针对的是企业家,青年会议针对的是青年人,民间社会会议主要是针对非政府组织。所以,二十国集团吸取了联合国多边机制的特点,官方对话和非官方对话同时进行,更好地听取各方各面的声音,形成合力。以经济政策为例。经济政策要听取工商会议的一些意见,听取企业家的意见,最后把这些意见反应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中。这就是它的机制化建设,而且还在不断完善,正在向一个长效合作的平台转变。

第三,二十国集团机制正在变得更加灵活。除了二十国集团以外,为了增加代表性和权威性,还会邀请一些主要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比如联合国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世界银行行长、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等。而且,每一次峰会的东道主国还会邀请一些特定的国家来参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二十国集团峰会的代表性,并更好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这是二十国集团机制自身的发展,共经历了两个阶段。特别是在第二个阶段,这个机制正在努力作出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所以说,这个机制本身正在变得更加充实,代表性正在进一步扩展。

总得来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的全球经济乃至社会治理进程中,二十国集团已经是一个新的核心,其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原有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已经成为更高层面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治理机制。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