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中国而言,二十国集团有何实际意义
虽然二十国集团这个机制所关注的是全球的大发展、大方向,但是它与中国的发展也是密切相连的。那么,为什么说二十国集团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新的全球治理的核心机制呢?
第一,二十国集团机制是一个新机制,是与以前的一些机制不一样的。比如,七国集团反映的只是发达工业国家的利益和立场。即使中国像俄罗斯一样加入了七国集团,但是在七国集团内部,中国还是处于少数地位,就算中国能够发出声音,它也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力的平台。在其他的现有平台中,比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虽然中国在努力增加在里面的发言权,虽然中国能在里面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这些组织涉及国家非常多,我们并不能与西方大国平等的对话。即使在IMF的改革方案实施以后,我们所占份额上升到了6%以上,但我们也只是排在第三位,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仍然是美国和日本。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国际机制内部,中国并不能取得平等的地位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比之下,二十国集团的定位高,层次也高,是一个最高层次的、战略发展的多边平台。但是,它的规模又比较小,内部力量比较平衡,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像阿根廷、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等,这就使得大家能够开展比较平等的对话。
在我看来,通过这样一个新的平台,中国可以凸显自己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影响力,可以提出自己的主张,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方案,能够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平等的对话,同时,这个机制还比较有效率的。
在经济领域,没有哪一个机制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不管是七国集团、金砖国家会议,还是IMF、WTO。相对来讲,他们都不存在这样一种合适的规模,以及内部合理的力量进行平衡。所以,对中国来讲,二十国集团机制是一个非常好的、新的大国合作机制。
第二,对于中国来讲,二十国集团不仅是一个多边合作机制,也是一个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可以更好地扮演国际角色,发挥国际影响力。
我们知道,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举办的过程中,既有多边领导人的会议,比如金砖国家领导人的会议,也有大量的双边会议,比如美俄领导人的会议、中韩国领导人的会议等。表面上看,举办这样一次大规模的会议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成本,但是,这样一个会议相当于其他好几十个国际会议的效果。比如讨论萨德问题,是专门举办一次中韩领导人的会议容易,还是通过二十国集团这个平台顺便就见面了容易?而且,作为峰会的东道主,中国能够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比如,中国方面提出要成立贸易投资工作组,从2016年开始要有定期的贸易部长级会议等。中国能不能把自己提出的主张和方案付诸实践,这本身就考验了中国的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
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这些过程、考验都是必修课,必须要通过这种复杂的多边外交来体现自己对国际局势、对错综复杂的国家间关系的掌控能力。2016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对中国的国际领导能力、大国协调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