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迪:科技发展如何推动国家治理转型(2)

王克迪:科技发展如何推动国家治理转型(2)

科技的角色与作用

着眼于国家治理结构和能力,科技可大幅增强综合国力。包括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民生科技促进治理转型,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产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弘扬国威。

那么,究竟科学技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进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们应该怎样改进工作呢?以下讨论几个可能展开进一步工作的方面。

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社会治理,是由人来制定实施的,同时还是面向人的。人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科学教育程度,极大影响治理的方式和效果。另外,治理过程还是互动过程,我国国民科学素养、人均阅读量已经有过多次调查,结果不容乐观。部分群众、部分干部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中还存在着封建落后思想甚至鬼神迷信,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国民的基本素养尤其是科学素养欠缺。这个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总体较低,不理解现代国家的功能与责任、国家治理的必要与原则,公民的责权利,国家治理现代化从何谈起?即使有良好的国家治理结构和能力,又如何面对沉浸在传统习俗和宗法制度下的芸芸众生?

我国的9年义务制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等教育也有很大发展,但教育内容中科学精神和技术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问题在于,在许多地方,学校教育与家庭影响格格不入,学校的教化功能被抵消和削弱。涉及教育的各种问题复杂多样,但目前可以作出评估并加以改进的,就是科学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一个劳动者,如果他获得良好的教育,真正具有科学头脑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他就会更好地懂得自然界和社会有其规则和规律,较好适应现代社会,自觉参与社会治理,只有这样,国家治理转型才会走上正轨,进入良性循环。

全民教育,全民科学素养,全民技术技能,这些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重要方面。这方面的工作有太多需要讨论、需要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它投入多多,见效缓慢,却不可逾越,不可打折扣,它是国家治理转型的重中之重。

民生科技促进治理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中的科技因素极大提高,衣食住行中的工业品、电器产品乃至于电视、网络及移动通讯的普及,使得我们日益接近实现现代国家目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与移动通讯的兴起与普及,使得过往消息与信息传递方式发生质变,极大改观了社会运行和国家治理模式。这为推动治理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指引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传统治理模式,建立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技术基础上,社会层级划分也由此获得合理性;然而技术进步打破了这种信息不对称和社会层级划分,传统的合理性失去了技术支撑基础,而新的社会运行技术平台要求一种全新的相对扁平化的社会分层。

从民生领域发生变革进而要求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做出相应变革的情况,几千年来从未有过,这说明技术“座驾”变革的速度大大快于社会自身进化速度。积极利用这一技术变革良机,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转型,正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同时要认识到,我国已经处在民生技术发展运用的世界前沿,技术进步所要求的社会治理模式与转型路径尚无前例可循,这要求我们探索前行,不断创新。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进步。如果说经典作家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出巨大生产力,那么现在的科学技术则不仅仅是日新月异地创造新生产力,它一刻不停地“生产”出新知识,解释自然的新现象、新规律、新秩序,一刻不停地创造出新的市场、新的消费行为、新的生活方式,展示新的发展前景。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生产方式、新互联方式、新产业、新组合甚至新名词、新语言,这些都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推动社会向未来前行。重大科学发现、重要技术成就一经出现,就冲击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意识,也冲击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如网购的发明和急速发展,正在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商业销售行业,直接影响了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它所改变的,早已不仅仅是人们的消费习惯,还包括金融业、运输业、制造业、出版业等等许多方面,最终波及社会结构、层级和行政设置,深刻改变原有的社会管理方式。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永不停息,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甚至休息方式都在变化,社会改变时时发生着,这要求社会治理相应调整,国家治理方式跟着改变。而对于治理者而言,成功地将国家治理方式转型到有利于创新、有利于知识增长、有利于人民福祉、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环境,才是好的转型。

科技与生态文明。二战之后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与科学技术相关。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人类从科学中得到的知识,在技术发展和工业生产中被滥用,进而造成严重污染环境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气候变化、粮食和资源短缺、水资源枯竭、空气污染甚至噪声和交通事故越来越影响到原有的社会秩序,影响稳定局面。人们希冀建设生态文明,提出问题,究竟是科学技术的错,还是国家治理需要改进?科学和技术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已是共识,那么运用这把剑的国家和社会该负起怎样的责任?

可喜的是,现在人们对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有空前共识,这是几十年来难得的机遇,为国家治理转型中运用科学技术力量提供了良好基础。国家治理转型,要义即在于为科学技术提供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充分运用技术创新能力,协调社会生产部门努力方向,在法律框架内利用政策、税收等多种管理手段处理好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工作和学习环境有关的各种问题,一方面进一步普及生态和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为治理环境污染、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开辟新路,努力建设新型的现代化文明国家。

弘扬国威。弘扬国威主要包含占据科学技术制高点和先进国防科学技术两大部分,是综合国力的另一重要指标,它是科学技术在现代国家中发挥的重要功能,甚至在某些发展阶段中它还是至关重要的使命。由于这样的需求消耗大量的优质科学技术资源,在冷战时期曾被认为是“不幸需求”。它的“不幸”在于,高投入低产出或者无产出,但是又不能没有。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保持科学技术领先和强大国防是综合国力的必然需求。

在国家治理转型中,弘扬国威依然是必然之选,但是要认识到强大的综合国力既要靠两弹一星那样的高科技加国防项目,也要靠高速铁路、先进机械制造、云计算、远洋船队等科技含量很高的民生技术,这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红利。这些是能获得高产出的高投入。将来还可以运用新能源、新材料、环境和生态技术等面向未来科学技术,创造更大更高产出,极大增强综合国力。我们治理国家,为的是人们生活更加安全,更加富裕,更加舒适,更加幸福。沿着这样的方向运用科学技术,是国家治理转型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能更好地大幅度切实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