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可供选择的现代性主张(2)

中国道路:可供选择的现代性主张(2)

——访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存刚

摘要:中国道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紧密相连,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民族复兴之梦、社会主义之梦、现代化之梦的追求。近年来,世界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我们选择的正确道路有着内在联系。

焕发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道路为什么能成功?

王存刚:什么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当年讲过三个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要由人民来裁判。中国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成功无疑符合上述这些标准,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力铸就了中国道路海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提升。

自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以来,历次全国党代会报告都高度关注道路问题。其间,国内外学者也先后提出了“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概念,并引发热烈讨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概括、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突出了道路问题的重要性,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谱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王存刚:我们首先应当明确的一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当代历史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落潮起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曾经产生深刻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发生政治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受住了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我们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对,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在不长的时间内便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中国道路的成功说明,社会主义仍然是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探索的一种选项,与之相对的资本主义并没有一统天下,也不可能一统天下。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国道路的成功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也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的成果,也是中国道路的理论结晶。我相信,中国道路不断取得的新成功,将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并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道路体现了中华文明基因和历史逻辑,如何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视角看中国道路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复兴?

王存刚:从文明史角度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不断发展且从未中断过的伟大文明体。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曾对世界文明的整体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它也被视为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与现代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古老的中华文明也获得了新生,它所蕴含的诸多活力因素,在创造性转换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可谓是千年老树开出了绚丽新花。这也大大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焕发新生的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更加广泛深入。在这样一种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互动过程中,人们可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获得慰藉,并携手应对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文明间的和谐共生局面得以逐渐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得以进一步强化。这些都将有力促进所有文明体的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