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明珠”生共赢
位于地中海之滨的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一颗明珠。
当地时间8月10日上午,随着雅典股票交易所一阵清脆的铃声,中希两国完成了比港67%股权的交割,中远海运正式成为比港港务局的大股东。
比港地理位置优越,既是海上丝路进入欧洲后的大港,也可以通过中欧陆海快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起来。今年是中希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在“一带一路”绘制的蓝图中,比港项目建设正在成为两国战略合作的典范,并将进一步推动中希在基建、贸易、海运、旅游等各领域的互利合作。
3年前的金秋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南亚期间发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如今,海上丝路建设亮点纷呈。
放眼海上丝路沿线,由中方合作建设的中泰铁路项目奠基仪式已于去年底举行;在印度尼西亚,中国青山集团投资的不锈钢产业链项目一期已成功投产,二、三期项目正在投资建设,印度尼西亚不产不锈钢的历史从此翻页。在老挝,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开发的老挝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已实现首台机组发电,是老挝国家能源战略关键项目……
9月11日至14日,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东盟10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29个国家的2600多家企业参展,盛况空前。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促进中国与东盟更为紧密的合作,同甘共苦,走向共同繁荣的重要因素,”率团出席博览会的老挝副总理宋赛说。
文明互鉴书新篇
当地时间10月3日,一场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对话会,在欧洲文明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同一天,雅典中国文化中心揭牌,中国故宫博物院向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150周年庆典借展文物揭幕。
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历史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共同挑战,如何处理不同文明间的关系、促进文明互鉴共进,更为紧迫地摆在人们面前。
10月4日,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在会见中国客人时表示,希腊与中国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具有很大合作潜力,希望双方抓住机遇,着力推进并取得务实成果,为希中、欧中友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在新的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中得到传承和发扬。文明对话会、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艺术节、博览会、国际论坛等人文交流如火如荼;“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考古研究合作、博物馆交流等,国际文化合作日益密切。
正如参加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希瑟所指,文化交流交融和合作发展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要,“文化交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和机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