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峰:论长征和长征精神(3)

李洪峰:论长征和长征精神(3)

三、长征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毛泽东说,“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从根本上说,长征的胜利是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结果,长征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长征中,红军做了第一等、第一流的民族工作、群众工作。红军曾经过苗、瑶、壮、侗、土家、水、黎、布依、仡佬、纳西、彝、藏、白、羌、回、东乡、裕固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杂居区,占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50%以上。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红军的纪律,提倡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开展对反动政权的经济和政治斗争,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武装和人民政权,一路上留下了许多红军与少数民族团结互助的动人故事。经过彝族地区时,刘伯承与沽基部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盟誓,结拜为兄弟,团结了彝族上层人士,留下了彝海结盟的佳话。红军进入藏族聚居区后,中共中央发布《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得到藏民的热烈拥护。哈达铺是红军进入甘肃遇到的第一个较大的镇子,回民占人口半数以上。红军秋毫无犯,严守群众纪律,赢得回族群众热烈欢迎。离开时把借用的东西照样归还,把地面打扫干净,向主人再三道谢,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关系。

红军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在长征中也没有丝毫放松。毛泽东早在1929年12月就指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实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若忽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实力。” 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占遵义城后,立即印发了《中共中央告民众书》、《出路在哪里》等说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彝族聚居区时,张贴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由红军总司令朱德签署发布。在有条件的地方,红军还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红军的报纸仍然办得有声有色。红军长征期间创办有多种报纸。《红星》报是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唯一报纸,由红军总政治部负责编辑出版。遵义会议前由邓小平负责编辑,遵义会议后由陆定一负责编辑。《红星》报不定期出版。最长15天出一期,最短2天出一期,4开报纸,长征中多数是每期两版。长征途中《红星》报工作人员,用两副扁担挑着4个铁皮箱子,跟随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昼夜行军。箱子里装着办报的全部设备。稿件边走边构思,休息时赶紧动笔写稿,宿营时马上打开箱子刻写、油印,4个铁皮箱子就是办公桌。每期印700份至800份,发至连队。《红星》报的社论和理论文章,大部分由党和红军的领导人撰写。写得最多的是周恩来,其次是博古、陈云、彭德怀、聂荣臻、王稼祥、张闻天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效果。

尤其令人欣喜的,长征中各路红军都拥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在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流动学校。如中央红军的干部团、通信学校和卫生学校;红二、红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供给学校和步兵学校等。根据斗争需要,学校的组织形式几经变化,但红军学校的性质和宗旨并没有变化。它既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又是战斗队、工作队和宣传队、播种机,还是储备干部的战略预备队,在长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作用。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这些红军学校为抗日军政大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