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长征精神要学做红军那样的人
贺晓明谈到,自己在重走长征路时听藏族同胞讲述了这么一个关于红军的故事:红军在经过四川甘孜附近时,当地藏民受反动宣传影响,吓得都跑到了山上。正是冬天,天冷时间特别长。红军没有一个战士抢占民房住,他们在湿地宿营,躺在高一点的地方,脚踩在水里,身体不好的同志就坐在上面,用几根竹竿和白罩单搭起来一个简易的小屋来安慰自己,好像可以遮风挡雨,其实什么也挡不住……
“长征时没有任何装备的,他们穿着单衣,最可怕的是没有鞋子,如果把登雪山当成一种体育记录的话,长征时爬雪山是一个无人可破的记录。”贺晓明说,能支撑红军走完长征的是坚定的信念,是长征精神。
后来人怎么传承长征精神?贺晓明认为,不是只是学书本、开座谈会,要实实在在学做红军那样的人。形势变了,不必穿红军服装,不要机械或教条地学。“我哥哥的孙子有一天给我打电话。他说,姑奶奶,怎么才能当红军啊?是不是长征就能当红军?我说,你现在是小小红军,你是红军后代,等你放假的时候,我带你到老爷爷们走过的长征路上去看一看。”
“我个人理解,长征精神就是中华魂。”贺晓明说。
艰苦朴素、关心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贺晓明回忆道,父亲曾对子女们说,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要想着成名成家,做人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高深的学问,把人做好就行了,不要求你们当博士、硕士,当局长、部长,老老实实做人就行了,把日子过好就行了。
为此,贺龙给子女立了不少规矩:他要求子女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吃饭不能掉米粒,吃完饭以后还得自己把碗筷洗干净;要自食其力,自己挣钱,自立自强;绝不允许以他的名义向学校和组织上要求特殊的照顾和待遇。
“饭桌上不能掉米粒。我们掉的米粒,他都一粒一粒捡起来吃掉。他这么做,我们就跟着学,学节俭,不挥霍浪费。”贺晓明谈到。
贺晓明感慨说,那一代人,他们的吃、穿、住、用都是这样的。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觉得我们老是学不到,因为不如他们完全和彻底,他们时时刻刻心里头有老百姓。“我爸爸看见哪家有什么困难,即刻要给群众解决。我们的干部总是这么入心地去帮助群众,那就不得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