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章发展看党内监督的演进(3)

从党章发展看党内监督的演进(3)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积极探索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内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

从党章的发展历史看,党内监督经历了一个从不断调整到趋于稳定的过程,折射出监督实践的不断发展、监督理论的逐步完善,其中有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借鉴。

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历史表明,当党内民主受到破坏、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党内监督就难以开展。当前,党内集中不够和民主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有的软弱涣散,我行我素、各行其是,当“和事佬”、“和稀泥”,不敢板起脸来监督,党内监督不到位;有的独断专行,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内监督没有充分保障。因此,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充分调动起来,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二,全党要切实肩负起监督责任。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第一位的是党委监督。早在一大党纲就规定了中央和地方执行委员会的监督职能,随后历次修订的党章都规定了党委的管理监督职能。可见,党委的监督责任是法定的、不可推卸的。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同时,党内监督是党员的基本权利,在七大党章中就作出了规定,十二大党章进行了具体完善。这就要求必须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利,依靠党员开展监督。

第三,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许多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从“好干部”沦为“阶下囚”,有理想信念动摇、外部“围猎”的原因,更有日常管理监督不力的原因,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存在“上级监督太远、本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在党执政以来、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章越来越重视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根据实践发展,设置了一些监督“探头”,使党员领导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下,让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

第四,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经过实践检验,发挥了自上而下的监督作用,产生了良好效果。派驻监督是党的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必须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加强日常监督,切实增强监督实效。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武器,批评是监督,自我批评是自我监督,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强化问责是督促党员干部尽职尽责的利器,要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问责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

第五,完善党内监督的顶层设计。党执政以后,加强党内监督不仅要自我监督,更要对国家机器进行监督,做好监督体系的顶层设计。从实践看,强化党内监督是为了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国家监察是为了保证国家机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强化群众监督是为了保证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要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就是在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效途径,从而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