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习近平在印度果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首次提出行动共同体,他指出:“金砖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既是息息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更是携手前行的行动共同体。” 从利益共同体到行动共同体,再到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更加缜密,路径更加明晰。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10月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这是5国领导人合影。
一、共识越来越多
共识是合作的前提、团结的前提,也是行动共同体的基础。习近平指出:“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金砖国家要凝聚在重大问题上的共识,加强团结合作。”
10年来,金砖国家领导人对内部议题和国际议题所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且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增加。金砖国家八次领导人会晤,每次达成的共识在不断增加。2009年第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发表的声明内容只有16条,2013年南非德班会晤发表的宣言主要内容已达47条,2014年的《福塔莱萨宣言》主要内容为72条,2015年的《乌法宣言》主要内容为77条,今年的《果阿宣言》主要内容已经高达109条。这些共识,不仅涉及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而且也涵盖了几乎所有重大国际问题,体现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在立场和观点上越来越一致。在政治领域,金砖国家秉持团结、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精神,加强全球事务的协调和务实合作。金砖国家坚决反对企图歪曲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的图谋。金砖国家谴责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的单边军事干预和经济制裁,表示“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加强其自身安全”。在经济和金融领域,金砖国家决心将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的目标。在国际热点问题上,金砖国家支持根据国际法和尊重本地区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原则,寻找解决地区危机出路的所有努力。金砖国家已经结成“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