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李蓉: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那些“女神”们(4)

摘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这只不过是一个刻度,一个瞬间。但对那些慷慨奔赴万里长征的女红军战士来讲,却是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她们与男红军一样浴血奋战、艰苦跋涉,克服重重困难,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请来了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蓉教授做客宣讲家网跟我们一起回顾长征中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神”们。

主持人:我听说康大姐是拽着骡子的尾巴爬上去的。

嘉宾:对,据说拽着牲口尾巴的办法是刘英发明的,康克清把自己的胳膊捆在骡子的尾巴上,然后借着骡子的力爬过去的。

主持人:真是捡回来一条命,太艰难了。

嘉宾:没错,我们一说起长征过的红军就非常敬佩,说起长征过的女红军那更了得,各个都是传奇。因为太艰难了。

主持人:在我们的谈话中,就已经觉得很艰苦了,况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生病、受伤的,他们能坚持过来真的不容易。

嘉宾:对!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刘英,刘英被称作“小麻雀”,我记得资料上说她是不到根据地绝不结婚的。

嘉宾:刘英是非常有个性的人物,我曾经采访过她。她身材很娇小,非常活泼、非常伶俐。她在红军长征之前是出了名的扩红模范,她在做群众工作方面非常有经验,长征的时候,中央大量的印刷厂、军工厂机器,包括医院里面的X光机,都想搬走,搬就需要民工,后来招募民工就成了刘英在长征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她要不断地去给群众做工作做宣传。红军需要人来帮着运输这些物资,虽然有民工来参与,但是他们不可能走得很远,因为这些民工都是当地的,拖儿带女。所以,刘英又要重新招收民工。如果没有像刘英这些女同志去,口齿那么伶俐,光靠男同志完成这项任务是很艰难的。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