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我们走自己的路”(2)

遵义会议:“我们走自己的路”(2)

摘要:听了朱德的话,所有人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沉默了。就在这时,王稼祥从担架上支着身子,坚定地说:“同意总司令的看法,我再重复一句,错误的领导必须改变,‘三人团’得重新考虑。”王稼祥明确提出要换领导班子,其他红军指战员纷纷同意。王稼祥的建议像一声惊雷,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几十年后,毛泽东回忆起遵义会议中王稼祥对自己的支持时说:“是他投了我关键的一票。”

12月31日,博古找到周恩来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对毛泽东提出的“西进贵州”的进军路线重新讨论。于是,就在这一天的下午,中共中央决定在贵州猴场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会上,李德、博古坚决反对毛泽东“强渡乌江”的提议,但是当大家要求他们提出新的方案时,他们却一筹莫展,对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见。这个会议跨了一个年度,一直开到1935年的1月1日凌晨。会议决定,中央红军继续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强渡乌江、直取遵义”。另外,会议还通过了一项决议,就是今后军委再做出新的作战部署时,必须在20人的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才能执行。

从此,“最高三人团”对红军的指挥权被“政治局二十人团”所取代。著名的军旅作家王树增评论说:“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李德、博古的决议遭到了集体抵制,虽然研究的只是军事方针问题,但是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个政治态势,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向李德、博古说‘不’了。”

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全部突破乌江天险。次日,红军占领贵州省北部重镇遵义。此时,乌江成了红军的天然屏障,刚刚到达贵阳的薛岳也正忙着抢夺贵州大权,而遵义附近的其他部队也难以对红军造成实质性的危险。由此,一直被动挨打的红军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此时,遵义会议的召开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在毛泽东等领导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败进行总结之时,作为中共早期的领导人,博古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败也十分纠结,他也希望找到真正的原因。1月10日,博古找到周恩来说:“一两个月来,毛、张、王、彭、林等人对我们很有些意见,大家要求开会,检讨一下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行动。”周恩来早已想“趁这个能喘气的时候,好好地总结一下”,因此回应道:“是要好好地总结,起码要准备两个报告:一个是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一个是研究下一步的军事方向。”博古同意了周恩来的意见。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了。

“一把手”的报告被否决了

会议是在柏辉章的旧宅召开的。旧宅主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一楼一底,青瓦灰墙,上下两层均有回廊,廊柱上砌拱券,东、西两端有转角楼梯,屋顶保持中国传统样式,窗上镶彩色玻璃。二楼东侧呈长方形的客厅,就是遵义会议主会址。

一楼的东侧则是红军总部第一局机要科所在地。走进这间屋子,笔者仿佛看到这里文书飞传的画面,听到老式的发报机向红军各部传递和接收信息的声音。但这里却听不到李德、博古期待的来自共产国际的声音。“1934年10月,作为和共产国际联系中转站的上海中央局被破坏,损失了一大批电讯器材,中央苏区和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系中断。”遵义纪念馆馆长陈松介绍说,“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联系中断却酝酿着我党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

就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远在苏联的共产国际,只能从零星得到的情报中,得知那支他们一直远程控制的红军消失在了莽莽大山中。而恰恰是这种相对的隔绝,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根据俄罗斯公布的中国档案资料,仅1923年至1927年间,联共中央政治局就为中国革命问题召开了122次会议,作出了738个决定,甚至规定了连领导人选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或指定。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张树军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常讲的三次‘左倾’错误,都跟共产国际有关系。”

接到会议通知后,毛泽东就对住在一起的张闻天说:“老张,你应该准备一个报告,在会上说说咱们的意见,对‘三人团’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批评。”张闻天说,如果开会,非得把一年来的“三人团”在军事上的失误讲出来,让他们看看,“特别是那个洋顾问,十分顽固,今后不能再让他指手画脚了”。

经过秘密的酝酿和策划,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确定了两条方针:一是只讨论军事问题,不涉及政治问题;二是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把各军团首长召来开会。“这样一来,毛泽东就能争取到最大多数领导人的支持,以达到更换领导层,改变中国命运的目的。”刘畅解释说。

1月15日晚上七点,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博古、周恩来、朱德、张闻天、毛泽东、陈云,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何克全),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共20人。

遵义纪念馆制作了一个3D模拟情景剧,反映了遵义会议召开时的基本情况,生死攸关的方向问题是会议的切入点。在剧中,博古作报告时有些趾高气扬。他说,红军一路来坚持的路线政策大体上是正确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人太强大。

博古的讲话并没有得到认同。接下来周恩来作副报告,他对大家说:“这次战争,我们之所以没有取胜,有各种客观原因,不容否认。但军事上,我们犯了错误。”接着,周恩来对军事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交代,指出了“最高三人团”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也主动地承担了责任。

在情景剧中,张闻天接着周恩来的话说,“我反对博古同志的报告,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敌人强大是不对的。敌人一直都很强大,前4次反“围剿”为什么胜利了呢?”

博古感到突然,眼里流露出惊诧的神情。会场的空气也随之紧张起来。“一把手”的报告被否定了,怎么办?会议如何进行下去?大家感到一片茫然。这时,张闻天从口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报告提纲,边看边对大家说:“针对刚才博古同志讲的,我想讲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对的地方,请诸位批判。”

张闻天批评了“三人团”在指挥红军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中错误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些错误表现为堡垒对堡垒;兵力分散;在军事上不知利用十九路军事变,打击蒋介石;在战略转移与突围行动上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在部队不利的情况下,仍坚持去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是机械的战略方针作祟的结果……听着张闻天的报告,博古不停地拿着茶杯喝水,手里的铅笔在纸上画来画去。

张闻天的发言宛如剥笋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理论,逻辑严谨,措辞激烈,引爆了与会者积压多时的对“左”倾错误领导的不满和怨气,从而有力地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为遵义会议彻底否定“左”倾错误军事路线定下了基调。同时,张闻天首先站出来作这个“反报告”,也是他从“左”倾中央领导集团中分化出来,同“左”倾错误路线决裂的标志。

张闻天的报告作了一个多小时,这个时候,时针已经指向深夜十二点半。博古说:“今天的会议就进行到这里,明天晚上继续。”第一天的会议,博古没有说一句话,但大家从他的眼里看到了愤怒。“张闻天对博古虽然有一些嫌隙,但从没有这样激烈地在会上反对过他。过去他们之间的一点距离,好像又拉长了,这是博古无法理解的。”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黔生介绍说。

博古的军事报告让大家很是不满,张闻天的反报告又让会议剑拔弩张。路到底该如何走下去?大家都很期待第二天的会议。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