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中,不远矣”——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三题(2)

“虽不中,不远矣”——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三题(2)

“因材因境”:强调对被教育者的不同素质、条件进行准确把握,并视之为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儒家重要的教育方法,“子路、冉有问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不同建议”的故事传颂千古。事实上,从孔子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种材质,到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儒家都强调对被教育者的不同素质、条件进行准确把握,并视之为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孔子甚至明确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于大多数人(大众),是不能以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道德哲学或价值观念体系来进行教育的,他们能懂得的和在一定程度上能真正践行的是与他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道德规范,因为他们拥有这个层次的道德智慧。

纵向地看,其实一个人的材质也与其年龄有关,因材施教因之也表现为因龄施教。儒家明确把教育内容区分为小学与大学,小学主要学其事,大学主要穷其理。朱熹就指出,“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而且,“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由浅入深,先小后大,以止于至善,是次第之当然。其实,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来说,这种因龄施教的次第性也就转换回因材施教的层次性了。

儒家价值观教育还特别强调遇物则诲,根据不同情境得出不同理解,而不是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例如,在《论语》中我们看到,樊迟、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等都先后问过孔子“什么是仁”的问题,孔子的回答都不同。这其中固然有因材施教的缘故,但樊迟一人前后三次问了这个问题,孔子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子在不同情境下强调了仁的不同内涵、外延与应用。

总之,在儒家看来,现实的被教育对象都有着一定的道德素质与智慧,但每个人所处的道德水平、领悟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以理想为目标的价值观教育,有近与至之分,必须由近而至;有远和近之别,必须由远而近;有中与次之效,允许由次及中;有材和境之异,必须因之施教。

立足中国当下实际,温习传统儒家相关思想,对我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重要启示。那就是,在承认、尊重大众道德智慧的基础上,取法乎上,把大众道德智慧“团结”和“接引”到与核心价值观“近乎”“不远”的水平,使之始终为核心价值观所统摄和辐射,始终保持着一种可以继续提升的、积极向上的可能。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