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军事新闻宣传实践与启示

长征中的军事新闻宣传实践与启示

摘要:穿越历史的烽烟与激情,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高地,同样需要增强宗旨意识,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今天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比任何时候都应当与时代同行,切实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根基,形成更为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谱写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

文之盛,武则强。长征中党和红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运用不拘一格的形式,将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与中国民间话语表述相结合,以其坚定的信念、满腔的激情和无尽的聪明智慧,谱写了我军宣传文化工作的壮美诗篇,也在一次次思想洗礼和精神重塑中汇聚起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

新闻宣传的优势在于攻势之中

魂立才能志聚,魄定才能气锐。在斗争形势极为严峻的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利用各种新闻宣传载体,不断向官兵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红军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最新式的军队”,要“成为全世界劳苦群众的前锋军、完成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者”,使之以“牺牲自己以确保党的生存、成功和胜利”为己任。官兵拥有为共产主义理想和民族解放而献身的价值遵从,是党及红军生存发展、长征得以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长征中的文化工作者以“严峻的战士和严正的思想家”的品格,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勇敢地把能否引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作为判断主义与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大胆同一切自私的、虚假的意识形态,同各种教条的、错误的思想观点,进行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为确立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方针,解决关系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营造了良好氛围。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党的早期领导人大多有新闻宣传的工作背景。在长征中,党和红军各级领导都拿起纸和笔,站在撰写社论、重大宣传战役的第一线,留下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被称为脑、脚、手“三个不停的人”的董必武,遇到一块好的墙壁,往往会打开墨盒,提起毛笔,在上面写起标语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党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长征是举世闻名的壮举,宣传文化工作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凝神聚力,形成了巨大的思想力和引导力,产生了摧山拆地的巨大能量。

长征途中的标语和口号宣传党的革命性质和纲领、红军宗旨和纪律、北上抗日主张等。有的写在民房的墙壁上,有的写在木板上、石壁上等。书写的材料有墨水、锅灰水、石灰水、泥巴水等。在今天能够看到的7000多条标语中,均以富有当地地域文化的词语,以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句子,以鲜明的阶级对比手法,表达了深刻的革命斗争内容。红军将士还以通俗的戏剧舞台艺术形式进行宣传,自编自演了《打倒王家烈》《夫妻争当红军》等大量作品。进驻黔北时,休养连的王泉媛和洪水等人组织上演的小话剧《苛捐杂税多如毛》,一次就发动500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美国记者、传记作家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

夺取政权,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巩固政权,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也要靠“两杆子”。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神经中枢”。当前,西方敌对势力想方设法对我进行渗透破坏,大肆宣扬“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特别是把矛头直指军队,企图从价值观上腐蚀青年官兵。面对这种黯淡了刀光剑影的新战争形态,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当战士而不当“绅士”,打冲锋而不当逃兵,以“人在阵地在”的精神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敢于批驳,守好意识形态领域的每一寸领土。

新闻宣传的优势在于攻势之中,消极应付往往陷于被动。站在前沿才能发挥导向作用,主动作为才能引领舆论流向,运用好先期发声的“攻势战略”,既要守好传统媒体老阵地,又要守好网络媒体新阵地;既要打好阻击战,又要打好进攻战,努力争取“能敌百万师”的特殊效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