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五个更加注重”在指导军队建设发展中的精神要义
“五个更加注重”是相互贯通、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覆盖了军队建设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形成了指导军队建设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
聚焦实战是军队建设发展的根本牵引。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核心在于满足战争需要和引领未来战争,既要针对可能的作战对手,筹划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又要科学预测战争形态演变,提高对未来战争的控制力和驾驭力。要抓住构建作战需求生成机制这个紧要任务,真正把作战需求贯穿到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全过程,使各项任务、各类建设按需求展开、向实战聚焦。在建设筹划中,“该上什么项目、按什么顺序上”主要应由需求来确定;在项目建设中,“达到什么要求、实现什么功能”必须按需求来执行;在进程管控上,加强全过程全周期的需求执行监管,防止重大建设出现指标降、经费涨、时间拖等现象;在评估验收上,必须实打实地按需求标尺来衡量,确保各项建设紧贴实战、服务实战。
创新驱动是军队发展进步的灵魂。军队建设发展要在解决问题中寻求突破、在前瞻设计中把握走向,必须有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和新的运作。以作战理论创新开阔跨越发展视野,筹划设计军队建设发展,首先要把握世界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探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研析典型作战样式,聚焦联合作战核心问题,把作战思想与建设指导、能力要求与短板弱项、作战准备与建设任务等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发挥理论创新先见于事、预测未知的重要作用。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国防科技薄弱环节作为筹划推进的主攻方向,通过实施重大专项建设带动高新技术重点突破,不断寻求军队建设新的发展空间和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实现从技术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大力营造创新文化,走开协同、开放创新的路子,扫除思维理念、政策机制、人才培养上的障碍,使创新成为一种风尚、一种文化。
体系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战争“体系对抗、无仗不联”的大趋势下,体系构建必须打破军兵种和部门局限,各种要素、单元和系统都要放到体系中来定位和塑造,确保融入体系、支撑体系、服务体系。网络信息体系是联合作战体系的物质基础、聚合作战能力的支撑平台和遂行作战任务的协同环境,应作为体系设计的重中之重,合力构建网络立体泛在、系统智能高效、信息资源丰富、技术自主先进、安全保底可靠的一体化网络信息体系,有效弥补信息能力短板弱项。要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强化体系推进,以“从发现到打击”行动链路构建为重点,加强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信息对抗、作战数据等相关项目建设,实现体系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集约高效是军队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的重要保障。军队建设发展必须把“以效能为核心、以精准为导向”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不断创新军队建设发展的方法模式和工作机制。借鉴企业化工程化管理方法,对关系紧密、配套衔接的建设项目实施集群化管理,加强项目之间的目标协同、任务协同、资源协同和进度协同,确保各项建设环环相扣、压茬对接、整体推进,提高任务部署和落实精准度。把绩效评估工作贯穿到规划建设周期全过程,针对各年度任务特点遴选评估重点,建立常态督查、跟踪监测的评估制度,采取体系评估、对抗评估、检讨评估等方法,查找矛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军民融合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的必由之路。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布局相衔接、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提升相协调、军队建设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军地发展一体设计,实现军民融合由行业、领域和部门主导向国家主导转变。在整体布局上,形成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先进国防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聚合军地优势力量和资源,把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战略必争领域作为优先领域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军地协同行动能力,把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经济和军事走出去等统筹好,合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