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新阶段东北全面振兴方略研究

聚焦丨新阶段东北全面振兴方略研究

核心提示:东北振兴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本文在对东北战略地位及现实作出三点判断的基础上,鲜明提出:东北体制改革应瞄准国企改革攻坚,东北开放应采取开放新方略,东北发展要实行“创新双驱动”。

从1979年第一次对东北经济结构调查开始,到2016年7月,笔者数十次到东北调研,深感东北问题之复杂。近期,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新阶段东北怎么振兴、怎么走出困境?结合自己对东北的了解,谈些个人看法。

东北战略地位及现实的三点判断

东北有过辉煌的时期。她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曾经被称作共和国的“长子”。东北现在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东北无论在资源、产业、科教、人才乃至技术设施方面,支撑能力都比较强。在经过艰难的深化改革和创新性发展后,东北有可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被打造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基点。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发展角度来说,通过振兴东北,有助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可以促进整个中国内地的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从改革的角度来分析,振兴东北有助于优化我国国有资产布局,发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自作用并形成合力。从开放的角度看,东北处在对外开放前沿,振兴东北有助于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从民生和生态来说,由于东北耕地面积比较大,人口超过一亿,振兴东北有助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从大局来审视东北的战略地位,2015年,我曾提出三个观点,即“从发展看东北,东北是短板;从改革看东北,东北是难点;从开放看东北,东北是前沿”。

——从发展看东北,东北是短板。2015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同期下降3%,比全国其他地方7.5%的平均值,差10个百分点。2016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东北三省的开局很不理想。今年一季度,辽宁的工业增速是负8.4%,在31个省份中再次垫底;黑龙江虽然是正的,但是增速微乎其微,0.3%,排名倒数第四;吉林稍好一点,增速5%,但都明显低于全国。东北三省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也都是负增长,辽宁垫底。显然,东北是我们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

——从改革来讲,东北是难点。1949年后,东北谋划发展最早,没有经验可依,把当年苏联的模式最早移植过来。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东北又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的大本营”。时至今日,东北国有经济比重仍相当高,因而成为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从开放来讲,东北是前沿。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东五盟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毗邻俄罗斯、朝鲜、蒙古、日本、韩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之一。因此,要站在全球角度看待东北的战略问题。

东北陷入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最新的振兴东北的文件是这样判断的:第一,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依然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第二,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够,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新兴产业发展偏慢;第三,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结构单一,转型面临较多的困难,社会保障和民生压力很大;第四,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基层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适应引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责任编辑:李梦柯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