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彪:共同建设可信的网络空间

王一彪:共同建设可信的网络空间

接入国际互联网20多年来,互联网在中国得到神奇般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成为人们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中国有句古话: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这个秩序,当然包括可信。探讨建设更加可信的互联网,十分重要,也十分紧迫。

根据互联网自身发展实际,“可信互联网”需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网络传播可信。尽管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在网上传播的全部信息内容,都应当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本质上是现实空间的延伸,网上信息传播交流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如果任由虚妄的信息满天飞,那就会让可怕的谣言谎言毒害人的心灵。第二,网络应用可信。现在,网络应用服务已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银、电商、网约车等已完全打通网上与网下。但与此同时,网上欺诈、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违法犯罪等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公害。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就有28.7万起,造成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提供可信的网络应用服务,确实迫在眉睫。第三,网络平台可信。为各种网络传播、网络应用提供服务的网络基础平台,肩负着网络正常运行、网民权益保护、公共秩序维护和法律法规执行的责任,这是可信互联网的基本保障。

可信互联网首先指向网络传播。共同建设可信的网络空间,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应当看到,互联网一诞生就与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少数网络传播者由于过分追求点击率、阅读量,突破道德底线的传播行为时有发生。传播效率与传播失真的矛盾,意见表达与观点极化的矛盾,情感传递与情绪泛化的矛盾,已成为影响互联网正常传播秩序的深层次问题。面对这三对矛盾,主流媒体应成为庞杂信息的过滤器、偏激观点的矫正阀、社会心态的压舱石。

实践证明,在建设网络强国进程中,必须把建设可信的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努力实现网络传播可信、网络应用可信、网络平台可信。这样,才能让网络空间更加风清气朗,更好造福广大网民。

一是要筑牢可信的技术基础。罗马人有一个赞扬人可靠的说法:“你能在黑暗中信任他”。建设虚拟的网络空间,就需要这样的信任。所以,互联网各领域都应当从“可信”这个维度去研发和应用网络技术。通过各方面不懈努力,让人工智能成为新闻事实核查的利器,让区块链技术构建起安全可靠的信任体系,让量子通信技术为网络自主交流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