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传颖: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体系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

鲁传颖: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体系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网络安全问题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最早在2012年由中方提出,并得到了美方的积极回应。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正面临着从中美共治(G2)到修昔底德陷阱(希腊古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纪录雅典和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经典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后世历史学家将这种因为新型大国崛起导致与守成大国之间冲突的关系称之为修昔底德陷阱)两种极端论调当中。习主席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正是对这种两种极端论调的回应。

在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不久后,网络安全问题就成了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时提出,要将网络安全打造成中美合作的新亮点。这就是指包括网络安全问题在内的网络空间规则体系已建成为影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关键因素。

三、中美国际和双边层面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思考

中美两国如何在国际和双边层面处理好这个问题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首先,双方应当站在全局高度来看待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建立的问题,应答以合作而非冲突的姿态来对待这一问题。习主席提出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思想适用于中美在这一领域的互动。中美两国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和国情,在很多具体问题上有不同立场。但不应将某一领域的分歧而阻碍双方在更广泛领域的合作。

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首要目的是要解决双方乃至全球共同面临的网络安全、网络失序、数字鸿沟等危害重大的问题。虽然制定规则方面存在着谁主导规则制定就会形成有利于谁的规则体系这一问题。但网络问题涉及各国的重要利益,无论哪一方的方案都不能完全出自于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置全球利益与不顾。如果双方都应以合作和共识作为建立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体系的出发点,也就不存在谁主导、谁跟从的问题了。

其次,双方在矛盾分歧面前应当各退后一步,中美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面临的共同分歧。不应将这种结构性矛盾看作是双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和观念之争,它只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双方决策者应当冷静、客观的看待这种分歧。可以同国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在气候与环境变化领域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就为制定相应的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最大的合作亮点。

最后,双方应当努力寻找更多的合作点,以合作来带动分歧的搁置和解决,而不是相反用分歧来搁置合作。网络问题层出不穷,从跨国网络犯罪到全球金融、能源、交通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都对中美两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产生重要挑战。中美两国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合作上,鼓励不同部门之间开展合作,建立全面覆盖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体系的合作机制。

建立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体系需要中美两国的共同支持,在当前国际体系中,已经进入到中美任何一个国家的反对或地址都无法形成国际性规则这一阶段。美方应适应这一趋势,摒弃一方主导的思维,双方以及国际社会共同来制定网络空间的国际规则,并将其打造成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新亮点。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