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郭夏:从五大理念看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5)

人类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人口多、房价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以及很多其他社会问题让人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就成为一些城里高收入人群改善生活的一个选择。

特色城镇的建设一定要把握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比如,这些特色城镇一般建在大城市周边。不仅可以疏散大城市的部分人口,大城市的资金对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也有拉动效应。再比如,这些特色城镇一般建在经济富裕地区。在我国,特色城镇建设搞得最好的是哪儿?浙江、江苏。这些都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先富起来的人为了追求更有品位的生活,就去开发一些中小城市,或者到一些小城市去生活。而且他们本身有财力,有创新力,这就给特色城镇建设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现在,也有一些小城镇由于没有特色,最终成为了“鬼城”“鬼镇”,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创新的灵魂。建设特色城镇,如果重点不在于“特色”建设,还像过去那样投资驱动,就有可能又拿钱“堆”出一批“鬼城”“鬼镇”。支持特色城市发展,钱用在哪儿?要用在鼓励城镇的“特色”建设上。

创新引领资本,财智引领资本,创意引领资本,而决不能拿钱去推动。特色城镇建设一定要创新驱动,而不是资本驱动、要素驱动。我认为,特色城镇建设是解决城乡差别的一个抓手。它可以吸收城市附近的农民进入一种新的生活业态,提高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所以在特色城镇建设方面,一定要有新思路、新观念、新做法、新样板,不能只看数量和指标,忽视质量和“特色”。

现在我们提倡的大众创业就成为解决贫富差距的一个抓手。我认为大众创业是指亿万民众为了改善生活,甚至是为了脱贫而做的一种立足于家业的创业。对大众创业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大众创业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阶段。大众创业不是“啃老创业”,不是父母拿出几十万给你创业。大众创业是一种体制机制,是让那些没有钱的人去白手创业。大众创业要考虑怎样帮助穷人,利用他们的创业能力,让他们快速地创收。这才是大众创业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怎样弘扬创业精神,怎样去让大学生或者是没有社会经验的人通过打工学会创业,降低创业的失败率,提高创业成功率,这些也都是大众创业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打工可以看作是创业者最好的创业训练营。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并不是从家里“蹦”出来的,也不是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在学校里就已经开始打工、实习、接触社会,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创业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所以说,大众创业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口号,甚至不应该成为一种误导,而应该成为一种扎扎实实、切切实实帮助穷人脱贫致富、走上创业之路的政策和体制机制。

过去我们有就业政策,那么现在我们有没有创业政策?有人想创业了,那么国家能不能通过信贷或其他方式去支持他?在工商登记、在税收登记方面,能不能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在他刚开始创业阶段还没有什么大的收入和业绩的时候,税务登记能不能从简?再比如过去工商登记制度和税务管理制度面对的都是中型企业、中小企业,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能不能在工商制度上有所放宽?只有降低大众创业的门槛,才能够让大众创业健康发展。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大众创业肯定是一个趋势和潮流,但这种趋势和潮流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研究,也有很多体制机制需要改变。只有进行了改变,才能使大众创业的潮流更加健康。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 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