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共享发展: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举措
共享是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人类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实现公平发展、共享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强化和发展公有制,通过公共财政服务解决贫富差别问题,让全体人民能够共同享有发展成果。
未来,共享经济是全球范围内的共享经济。但是从经济体制上来讲,现在全球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这就造成了国家间的不平等。比如美国通过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等,已经享有了全球经济的一部分高端财富。比如美元代全球货币,征收了全球的铸币税。欧美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却回国纳税。这样一来,全球的财富很大一部分被发达国家获取了,而很多穷国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些财富。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如何通过极地、太空、公海、全球货币、全球税收等领域获得全球收益并能够为人类所共享,然后用来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未来人类共享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
全球共享是一个很高的新生经济理想境界,但是这种理想经济的光芒一定会照耀到中国。而从我国的角度来讲,共享发展需要解决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就是实现共享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很多扶贫的政策,这些政策将会给我国的经济格局和经济面貌带来很多变化。
在城市里,怎么让市民脱贫致富?这里存在的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实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基数是很低的,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征收的都是穷人税。比如在北京,要保持最基本的生活,一个月最起码需要5000块、8000块,甚至1万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征个人所得税,就会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为了让更多的城市市民感受到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温暖,就应当把个人所得税的基数往上提。对于穷人来讲,他们的钱都是用于消费的,都是用于改善生活的,都是用于提高幸福指数的。低收入人群面积广、征税量大、计税任务大、麻烦,这就需要很多税务人员,与其这样,还不如改革一下。这对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享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和贡献。
我们的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搞一些大项目,或者养公务员。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考公务员?因为考公务员是铁饭碗。一旦端上铁饭碗,他自己又没什么创新创业的动力,就会造成国家财政负担加重。抗战时期,李鼎铭先生给毛主席提建议,要精兵简政。这一建议深得人心,为根据地建设打好了基础。
现在,要想让共享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就需要简政济民。从政治体制机制的角度来说,要一切从简、能简则简。比如把公务员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公务员的工资总量、福利总量、待遇总量应该跟经济发展总量成一定的比例。为什么有的地方出现吃空饷、庸政懒政等现象?这跟现有的体制机制有关系,没有竞争力,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都想吃大锅饭、端铁饭碗,没有创业动力。实际上社会的很多精英都在公务员队伍里。
我们现在鼓励大众创业。那么要推动创业,能不能让更多的精英走上创业之路?这方面我们需要一些体制机制的创新,而且这些措施都能够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实惠。
下一步我国一定要树立全球共享发展意识,带头搞共享发展。
一个是保护侨民。我们不仅要关心农村的贫民,还要关心城市的市民,也要关心中华民族在海外的侨民,让海外侨胞能够深切感受到祖国对他们的关爱。
另一个是维和济民。要让国际上的难民、贫民、灾民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责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让他们感受到全球共享发展的福利。这也是中国走向世界、发展“一带一路”,包括人民币全球化所必不可少的共享发展的举措。
归结起来,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方面来说,我国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新的措施要出台,还有很多新的观念要普及,还有很多新的事物要成长。
在辞旧迎新的时候,广大干部群众都应当去学习新东西,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新、知新。弘扬新生经济学是我们推动整个经济创新发展、顺应新趋势、捕捉新商机所必不可少的知识武装。所以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新生经济学、学习新生经济学、应用新生经济学,顺应和发展新生经济,在新的经济大潮中成为乘胜前进的弄潮儿和领军者。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