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发生债务危机(3)

中国不会发生债务危机(3)

三、中国对外资产负债表相对安全,外债水平持续降低

从国际经验看,债务融资的来源不同,爆发危机的概率也大大不同,而对外债务失衡常常是债务危机发生的根源。

整体看,中国是一个国内储蓄充盈的国家,2015年国内储蓄率为47%,比多数国家高出20%,国内储蓄是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统计显示,2015年,外币计价的外债只占我国总债务的不到3%。这种“左口袋欠右口袋”的债务债权格局,使得我们可以几乎不受国际市场的干扰,自主、平滑地妥善处理自己的债务问题。具体到对外债务领域,中国外债警戒的所有指标,多年来一直处于国际安全标准之内。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人民币汇率逐渐趋向合理均衡水平的背景下,企业和居民等私人部门相应调整财务运作、优化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由以往的“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转为“资产外币(美元)化、负债本币(去美元)化”。截至2015年末,我国外债余额较2015年3月末下降15%,进一步降低了我国对外债务风险。而且,在外债总规模趋于降低的同时,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对外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中国出现了规模可观的对外净资产。2015年末,企业、政府和个人持有的对外净债权达到15965亿美元,中国正从传统意义上的资本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变。

还有一个现象需要予以讨论。在2014年和2015年中国对外净债权规模连续两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对外净资产全球排名也由2006—2014年间的第二位降至2015年的第三位。国际上有一些人据此认为,中国对外净资产呈现快速减少态势,债务危机风险骤增。对此,应进行深入客观分析。我们看到,在交易因素方面,2014—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金融账户对外净资产呈现增加态势,而绝非持续减少,对外净资产余额也在相应增长。问题自然就出在非交易因素方面。细究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因采用国际标准而带来的统计方法的调整,即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股权负债记录方法由原来的成本法调整为市值法,使中国对外股本负债增加较多,对外净资产随之减少。二是当期价格、汇率变动带来的对外资产估值损失。一方面,受美元加息影响,美元升值势头强劲,使得非美元计价的资产折算为美元时出现账面价值损失;另一方面,全球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股本投资和债券投资因价格变动导致资产价值损失。而这些因非交易因素变化导致的账面价值减少,在金融领域被称作“浮亏”,实属正常情况,一般不会对一国的实际清偿力产生实质性影响。

总之,中国拥有相当规模的净国际投资头寸,外债水平持续走低,对外风险敞口相对有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定,中国爆发外债危机的可能性极低,更遑论引发全面债务危机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