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核心领导和人民自信是事业发展的根本(2)

党的核心领导和人民自信是事业发展的根本(2)

摘要:世界格局正在和将要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是世界变化中的自变量,机遇与挑战并存,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是每个中国人必须遵守的准则。

自信源于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组织能力

在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的时代需要坚强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核心领导代表着亿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他自信自豪地说,“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他还说,“我们是以少胜多的——我们向整个中国统治者这样说。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我们向战场上作战的各个局部的敌人这样说。”我们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不断克服困难积小胜为大胜。攀登者永远是向前的,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和道路。党永远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还曾经看到一个动人的故事:1985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习仲勋,到江西革命老区考察工作。他一路上兴致勃勃,不肯休息,因为前面在修路,凹凸不平车行不快,所以警车不时鸣笛挥旗,他一看就皱起了眉头,对陪同的领导同志说:路上这样不时地鸣警笛,又红旗两面开弓,会吓倒群众的,他们为了躲让,掉到沟里去怎么办?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嘛,后面坐的是老爷吗?“修路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行走!”从老一辈革命家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稳固而强大的执政基础在于人民的信任与拥护,党的事业是老百姓衷心拥护并为之竭力奋斗的事业,百姓的幸福和疾苦牵动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彼此利害相关荣辱与共。共产党时时刻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视民如亲视民如圣。党领导下的亿万人民迸发出来的热情、干劲和创造力是无限的。战争年代我们迎战强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建设时期我们改天换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改革时代我们瞄准世界纪录,奋力追赶不断超越。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十几亿人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相信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任何国家有如此人口,在如此强大政党领导下,进行如此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了!西方社会有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西方势力认为中国的软肋在于政治制度,由于缺乏西式民主,中国的治理制度是不可持续的,他们幻想中国将被迫实行跟他们一样的政治制度。然而,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基本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胜利早已粉碎了他们的幻想,新中国67年来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更戳穿了他们的谬论。在这种制度下,中国进行了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是我们的优势和强项。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组织力、协调力、创造力、执行力,而这些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可能是无法想象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能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2003年的全国动员,很快预防和制止住了“非典”的蔓延;前两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猖狂肆虐,中国援非医疗队去了不久,就较快较好地制服了病魔传染,其他国家不服不行。其实防疫问题不仅仅是个医疗问题,基本建设、科技发展等也不只是个能力问题,更关键的是动员组织、协调管理等能力的问题。当年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搞出了“两弹一星”;这些年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基础设施在全世界是发展最快,有些甚至是最好的,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许多国家前来借鉴和愿意合作。现代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的制造业大抵可用四个字概括,即“大、全、快、重”。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有很多产品在全球份额超过一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速最快,其中又以重化工、制造业等为“重”。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21%,发电量占22%,粗钢产量占75%,水泥占70%,电解铝占65%,精炼铜占24%,煤炭产量占45%,化肥产量占35%,塑料产品占20%,化纤占43%,玻璃占50%,汽车产量占38%,工程机械占43%,造船业占41%,洗衣机占世界一半,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为15649.8万台,占全世界的近80%,电视机占49%,手机占70%,拥有全世界60%的高铁营运里程;粮食农作物产量占24%,肉类占28%……这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规模就是优势,强大的市场就是资本,这就是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真实体现,这就是当今中国的综合国力,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美国人欧洲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中国十三多亿人一定能够做得到;反之则未必。我们正在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制造强国”迈进,科工科技全面追赶蓄势待发,“弯道超车”和少数领先几乎无日无之。这些年,中国的科技发展在许多方面已超越不少国家,从科技的接受者转型成为创新者,并成就了许多全球领先公司。中国创新力量的庞大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支撑和加强着我们核心领导的自信、人民的自信,我们不惧怕任何人、在任何方面的竞争,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