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心中始终有大局(3)

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心中始终有大局(3)

核心提示:国家有国家的大局,地方有地方的大局,各单位和各部门也有自己的大局。今天,能够代表最高大局的,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以,我们讲在大局下行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都以党中央的号令为基本准则。

潜心谋大局

国家有国家的大局,地方有地方的大局,各单位和各部门也有自己的大局。今天,能够代表最高大局的,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以,我们讲在大局下行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都以党中央的号令为基本准则。

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具备良好的大局意识,自觉地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古往今来,大凡成就伟业者,无一不是善于识大局、谋全局的战略家。胸无全局的人,看问题、作决策往往是就事论事,目光短浅,也许能在一时干成一事,但绝不会一生都能干成事,最终难免贻误大局。善谋全局者,必定胸怀全局,眼界宽广,认识、分析、研究问题能够见微知著,统筹兼顾,抓住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善谋全局者,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善谋全局,是能力素质的反映、大家风范的体现和优秀品质的展示。

第一,善于“布阵”。军队统帅的战役、战术指挥能力,往往体现在善于寻找战机,合理调兵布阵,制敌于千里之外。善于“排兵布阵”的统帅,能够着眼全局,用人所长,集聚力量,伺机而战;能够有效调度,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善于“布阵”,是一种统筹兼顾能力的体现,是一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谋略智慧的展示。谋划好全局,必须准确把握好形势,认真分析双方优劣,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调动各种因素,形成整体联动力量,全力去实现全局的任务目标。

第二,精于“弹琴”。大局是由诸多局部构成的,局部处理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全局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抓全局时不能忽视局部,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以免顾此失彼。就像弹钢琴一样,要想弹奏出美妙旋律,必须处理好影响奏出美妙旋律的各种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综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优势,为奏出好的音乐而服务。首先,必须做到十个指头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联动。其二,十个指头要有节奏地动。对影响演奏的各个方面、各种情况的安排,按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先后秩序地科学运作,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更不能破坏了符合客观需求的基本规律。其三,十个指头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不能随心所欲,不听指挥。

第三,勤于“补位”。俗语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大局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每个局部都是有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当一个局部出现“缺位”的时候,作为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应该主动去“补位”,确保全局的稳定。勤于补位,是大局意识的体现,是自身能力体现,更是人生智慧的体现。只要是有利于集体、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发展的事,即使不是自己“份内”的事,也要积极主动地去承担,做到以已之长补其之短,以已之劳解其之难,千万不能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想法和做法都,既凝聚不了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也无法使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发展得到进步,更谈不上能够团结与动员广泛力量,创造性地推动工作,到头来既损害了全局的利益,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而且会使具体工作呈现“支离破碎”的可怕现象。。

第四,乐于“搭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合作共事的基本原则,也是彼此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加强团结的重要表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如果人人讲团结,集体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机械相加。如果人人讲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挫折。因此,每个人在大局下,都要认真搭好自己的“台’’,共同构建一个让人人都能发挥作用的“大舞台”,各展其才,各尽其能,真正做到同志之间以诚相待,在相互沟通中消除分歧,在坦诚交流中凝聚共识,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中取长补短,做到表里如一,心境澄明,不矫饰,不掩饰,不虚妄,力戒虚假,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