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中:坚决抵制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2)

高希中:坚决抵制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2)

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主要手法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其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表现。

第一,“告别革命”论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集中表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看来,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并由此出发虚无中国革命的历史,虚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虚无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虚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研究。

第二,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为不顾历史真实,公然篡改中国文明的起源,试图证明“中国文明西来说”。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重写历史”的名义下,作翻案文章,丑化党的领袖,戏说人民英雄,公然为反面历史人物翻案。

第四,历史虚无主义者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

第五,历史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根本对立的。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否定历史认识的科学性,认为一切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历史认识不存在真理。从这种认识出发,对过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的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正确认识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所以,他们所宣扬的观点不是在全面、系统地掌握史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得出来的,而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某种政治倾向、某种个人情绪,带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

第六,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采取实用主义态度,缺乏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抱着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态度,抹杀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将历史与现实做简单的比附,丧失了基本的历史科学立场。他们根据现实或个人的需要任意裁剪历史,按照现实或个人的要求任意改造历史。

第七,历史虚无主义史料基础薄弱,史实依据贫乏。史料是历史研究的直接前提。史料有真伪、偏全、粗精、聚散等区分,所以对史料必须进行大量的博采、钩沉、辨析、选择、确证、核定等工作。历史虚无主义者大多缺乏对这些专门学问系统、全面的训练与了解。有的研究者甚至轻视对史料的辨伪和充分占有,或仅凭一些表面的历史事实就大胆立论,或随意根据一点历史资料就大胆评论,或精心挑选某些片面的不具有整体性和代表性的历史细节对历史进行歪曲,更有甚者以假设、臆测抽象推演历史事件,把历史事实当作依赖语言描述而存在的事物。

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肯定支流、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否认本质,通过孤立分析历史中的琐细片段来否定整体过程。历史虚无主义所反映的不仅是文化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是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它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危害,一是起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二是主动适应西方反共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企图。三是通过翻历史旧案的方法,丑化正面历史人物,曲解民族文化标识和表征符号,进而瓦解民族精神和民族信念。四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是虚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抹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消解文化认同,瓦解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削弱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立党立国的根本问题。如果听任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被消解,就会从根本上搞乱人们的思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进步发展的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