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寰: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六大误区

郑寰: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六大误区

创新是促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学家熊彼特看来,现代经济体系的演化就是一场“创造性毁灭”的戏剧,这场戏剧的主角就是“创新者”和“企业家”,这种结构的创造和破坏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来实现的。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相比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在G20国家中,我国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排名仅位列第九。

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截至目前,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个区域的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系统正在形成。

然而,在创新热潮中,出现了大量“伪创新”“假创新”的现象。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误区1:滥用创新概念,抓不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创新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政策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目前,谈创新、抓创新已经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但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国家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因此,要处理好全面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深入认识技术进步的规律,避免空谈创新。

误区2:忽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在实践中,有的地方把创新政策理解为政府单方面的行为,以为创新驱动政府“一抓就灵”,甚至形成了一套脱离实际的考核指标。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国家创新系统不等于政府创新系统。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构筑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而不是保护和扶持特定的产业,扭曲企业的竞争行为。没有创新型、竞争型企业的创新,注定只是一场走秀。

误区3:把创新等同于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经过舆论和资本的炒作,似乎形成了“人人谈创新、事事谈创新”的风潮。客观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动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是,技术创新需要高度的组织化和专业化。回顾发达工业国家发展的历程,技术进步的主要组织载体大多是“钱德勒式”的企业,或是企业内设研发部门及实验室。即使在互联网新经济已经在商业领域大获成功的今天,仍然不可忽略竞争型企业才是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不是一场运动,有些地方不注意研究实际,打造的众创空间、电商园区千篇一律,随便开个网店也算作创新,创新产品和服务乏善可陈。因此,创新需要返璞归真,要回归本质。

误区4:科研与经济“两张皮”

技术创新是把新技术成功地与产品或工艺相结合。这意味着,技术不同于科学,只有以产品形式出现才有生命力。因此,学术论文、课题项目、专利数量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更未见得能带来经济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因此,要处理好产学研合作的关系,以企业为主体开发新产品、新服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