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胡智锋: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锻造文艺精品(6)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文艺创作能力

文艺创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不仅需要端正的创作态度、博大的情怀,更要有相当强的天分和专业能力。这种专业能力从哪来?怎么看待这种能力?习总书记在多处作出了表达。

1.善于提高艺术表现生活的能力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文艺工作者既要有这样的态度,也要有这样的能力。文艺反映社会,不是通过概念对社会进行抽象,而是通过文字、颜色、声音、情感、情节、画面、图像等进行艺术再现。因此,社会的色彩有多么斑斓,文艺作品的色彩就应该有多么斑斓;社会的情境有多么丰富,文艺作品的情境就应该有多么丰富;社会的韵味有多么淳厚,文艺作品的韵味就应该有多么淳厚”。

2.善于塑造典型人物的能力

习总书记说:“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也就是说,文艺创作者一是要有善于用艺术手段,用色彩、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特殊的艺术手段来提炼生活的能力;二是要有善于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典型人物的能力,要塑造在艺术中、在笔端下,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创造出最具时代特质的典型人物。

3.善于辩证表现生活的能力

关于这一点,习总书记也在多处作了阐释。他在讲话中说:“‘文人之笔,劝善惩恶。’文艺要反映生活,但文艺不能机械反映生活。茅盾说过:‘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创造生活。’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昂扬没有沉郁、只有幸福没有不幸、只有喜剧没有悲剧。生活和理想之间总是有落差的,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不如人意的地方。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在这一点中,习总书记说,我们的生活中既有昂扬又有沉郁,既有幸福又有不幸,既有喜剧又有悲剧,而且生活和理想有落差,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不如意的地方,强调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辩证的存在,文艺家怎么样去表现这样的生活,就是善于从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生活中去找寻温暖的力量,去弘扬正能量,这是文艺家的本事和能力。

怎样能有这样的本事和能力呢?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不能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这一段话精辟而深刻。习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能够在幽暗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小悲欢”,也不做观望者、抱怨者、悲观者,做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的弘扬正能量的文艺创作家。

回过头来看,在能力方面,习总书记强调了三种能力:善于用各种艺术手段去表现生活的能力、善于塑造典型人物的能力、善于辩证表现生活的能力,而且是在辩证给予正能量的能力。

(三)文艺创作方法

第一,要深入生活。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激情澎湃地说:“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这句话讲得非常到位,就是强调我们的文艺家应该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在人民的情感体验中,在与人民的新的共振中去发现美、发现生活、发现创造艺术。这是第一点。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王莹 田甜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