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思维精力
01、保存其他维度的精力
保存好身体精力、情绪精力、意义精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我们的思维精力。毕竟当我们每天体力不支,情感崩溃,毫无目标时,想要思维精力有余额就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所以,在日常的状态下,多一些运动,多一些冥想的放空时间,多一些健康的食物,多一些有价值的情感互动,多一些有目标的价值累积。
这些行动本身,是我们在工作之外的8小时里可能拥有额外思维精力的基础。
02、在小事情上给自己设置“更优的惯常行为”
之前读过一篇文章《如何保存我们的思维精力》,文章里表达了一个观点——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一些事情常规化,比如每天吃什么,穿什么,什么固定的时间去运动,以减小这些事情不知不觉间对我们的精力损耗。”
正是因为思维精力极其有限又极其容易被损耗,所以如果我们每天无规律不停地在小事上做决定,我们很快就会觉得疲乏,进而无力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在一些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小事情上,我们完全可以提前给自己设定好一些选项,以减少我们需要做出的选择。
文章里列举了奥巴马总统的一些高效习惯。作为总统,他需要每天做出很多高难度的决定,所以他决定让世俗事务的选择处在自动运行状态以减少精力耗费。
比如,他让个人行头的选择保持简单,只穿蓝色和灰色西装,并且一直这么做,这样就完全不用操心穿什么也不用在这件事情上重复耗费思维精力了。
尽管我们每天并没有那么重大的决定要做,尽管吃饭穿衣对我们来说也未必全是小事,但这个道理却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对吃并没有特别的敏感,觉得差不多就好了,那么完全可以提前给自己安排好一周健康的饮食,到了时间自动执行。根本不需要耗费力气纠结。
如果我们对穿衣并没有什么偏好,那就可以像我某些朋友一样,衣服全买差不多风格的,每天换着穿。
再比如,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信得过的日用品/护肤品品牌,然后持续购买以减少不必要的反复决策和时间耗费。毕竟,牙膏牙刷纸巾洗衣液这类产品,差别真的没那么大。
相反的,当我们在自己不太在意的小事上节省了思维的精力,便可以更好地用在自己在意的事情上。
比如,不在意食物在意身材的人下班之后可以随意吃点然后去健身房健身。不在意食物但热爱时尚的人可以用节省的时间和精力特意安排每日半小时研究搭配。而在意食物的人则可以更加心安理得地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尝试新菜式或者挑选不同的餐厅品尝。
只有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为自己做更好的安排,知道应该把哪些重要的事情放在哪个精力指数较高的时段去做。让自己有更好的默认行为方式,对思维精力采取更明智的用法。
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每天在优先级低的决定上,耗费了多少思维精力?这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决策,能够在后期处于自动运行状态吗?
工作之外的8小时,决定一个人的一生(3)
-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2024-08-01
- 进一步提振干部精气神和工作状态2024-07-29
- 坚持狠抓落实2024-02-01
- 我参加了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下的几件大事2024-01-08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召开2023年年中工作总结部署会2023-08-30
- 学习语|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2023-05-18
-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2023-02-14
- 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2023-01-15
- 初心如一 永远奋斗——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的二十大代表素描2022-10-14
- 减负促担当2022-09-16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