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越来越注重针对性
近期,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了“4号文”,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对各类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进一步收紧。
交银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夏丹认为,抑泡沫、控房价的系列措施正取得效果,且越来越注重针对性。“4号文”的针对性非常鲜明:一是针对房价上涨过快的16个热点城市,并且注明控制的城市名单将根据住建部相关规定适时调整范围;二是针对普通住房项目融资,并未限制商业地产项目和保障房等物业类型的投资行为,表明政策的主要意图是限制住宅热炒。
银行表外业务被认为是资金进入房地产的另一渠道。近年来,我国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6年末银行业表外理财资产超过2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比同期贷款增速高约20个百分点,但对表外理财业务的风险还缺乏有效识别与控制。央行2017年第一季度评估时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
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房地产融资明显收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房企包括私募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的融资合计仅133.0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2%。Wind数据显示,1月份共发行房地产信托规模为69.64亿元,环比下降40.45%。
下一步,央行在报告中强调,将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房地产泡沫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记者 陈果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