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军队战斗力要看数量更看质量(2)

提升军队战斗力要看数量更看质量(2)

——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贯穿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把握数量和质量辩证关系,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走精兵之路,有利于我军进一步调整优化规模结构,把军队搞得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有利于集中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建设质量。我们应按照习主席指示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坚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兵力规模构成,打造精干高效的现代化常备军。长期以来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军总的数量规模还有些偏大,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和机关比例、部队和院校比例不够合理,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偏多,作战部队不充实,老旧装备数量多、新型作战力量少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要看到,面对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我军使命任务拓展的新要求,更加需要聚焦力量体系的短板弱项,深入推进改革,彻底解决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好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全面提高我军能打仗、打胜仗能力。

坚持体系建设、一体运用,调整力量结构布局,打造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构建具有陆、海、空、天、电、信息等全维领域强大作战功能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已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所在。习主席指出,要强化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观念。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构建新体制下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注重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这轮改革最先启动的是重塑领导指挥体制,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其中,将构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可以更好地把诸军兵种力量统起来、联起来、用起来。联合指挥的基本依托是信息网络。习主席明确要求,要扭住网络信息体系这个抓手,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大力培养信息化建设专门人才,全面加强软硬件建设,尽快构建真正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足以支撑联合训练与作战的信息网络。

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改革作战部队编成,打造具备多种能力和广泛作战适应性的部队。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的发展变化,对优化部队编成、提升多种作战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由能量主导制胜向信息主导制胜转变,由规模制胜向精确制胜转变,由歼敌制胜向破体制胜转变,由要素叠加制胜向整体联动制胜转变。这就要求我军必须尽快“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不断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争取实现“弯道超车”,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