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内容更深刻(2)

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内容更深刻(2)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待完善

事实上,我国在通过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上作了很多探索。

陈锡文委员介绍说,早在2013年,我国政府就开始研究农产品价格机制。2013年,瞄准新疆棉花价格、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大豆价格实行改革;2014年,开始实施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2015年,推进长江流域油菜籽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降低东北玉米临储价格;2016年,提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应该说,4年来,我国在通过改变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农业生产结构改革上还是有不少收获的。

实际上,在我国成百上千个农产品品种中,真正由政府定价的少之又少。具体来看,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这六种产品也只是面对主产区有最低价和临储价。“目前,油菜籽和棉花的改革都很成功,大豆目标价格改革不太理想,玉米这一年成果不错,还剩下小麦和稻谷的改革有待攻坚。”陈锡文委员实事求是地说。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陈锡文委员表示,坚持完善小麦最低收储价格,今年不会改,将来肯定要改,但具体怎么改还要深入研究。

稻谷也是一样,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是大方向。目前,我国稻谷供给大于需求,库存增加。为此,我国政府近几年都在微调稻谷价格。2016年,早籼稻价格由1.35元每斤降到1.33元每斤,就是要让农民意识到早籼稻这个品种有点多了。但是,接下来情况会怎样,还要看供求,看农民和加工企业怎么反应。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