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朝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匹配研究

荣朝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匹配研究

无论是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匹配(matching)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匹配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却被经济学忽视了,直到近些年伴随着博弈论的发展,情况才有所改观。2012年埃尔文·罗斯和罗伊德·沙普利因稳定分配理论和市场设计中的实践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反映出匹配问题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被学术界所认可。

匹配的定义与分类

匹配是指在一定场域范围内供需两侧对象之间遵照相应条件或目标,并根据信息引导,克服时空阻隔,建立相对稳定互动及配对关系的过程。此定义一是强调任何匹配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的;二是强调信息引导对于匹配过程的重要性;三是强调匹配是满足特定约束或支撑条件建立稳定互动或配对关系的动态过程;四则强调匹配需承担克服时空阻隔的成本,匹配的范围也因此存在边界。

匹配失败,是指供需两侧对象之间不能建立相对稳定的互动或配对关系;错配,是指由于信息引导错误或匹配机制低效致使所建立的匹配关系不稳定;匹配破裂,是指已通过匹配建立的互动关系未能持续;匹配效率,是指匹配过程的成功程度与匹配成本的关系。经济学所关心的匹配问题的核心是信息在合理配对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

匹配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双方同意的善意匹配,如交易、婚姻、求职等;也包括一方主动另一方虽被动但无需或无法反抗的匹配,如采集果实、找寻地点、分配物品等;还包括一方强加的恶意匹配,如捕猎、偷窃、抢劫、谋杀等,在此类情况下受害方会试图避免匹配。此外,与双方善意但由于信息不完善或匹配机制低效所导致的一般性错配不同,还存在由于一方利用对方的匹配意愿和信息弱势,故意提供错误信息所导致的欺骗性恶意匹配,例如制假售假、虚假广告、金融诈骗等行为。欺骗性恶意匹配损害相关方权益,也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

从只有一侧主体做出选择决策还是两侧对象都需要选择,可分为单边匹配和双边匹配。根据两侧对象的数量可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不同类别匹配。

还需要区分实义匹配与过程匹配。实义匹配指供求两侧对象中至少有一侧是需要做出选择决策的行为主体,主要指前述的单边匹配或双边匹配;过程匹配则指供求两侧对象都不是明确的行为主体,但又存在着进行配对的要求,体现事务发展与演进过程内在逻辑所要求的客观时空对接,例如生产等社会经济生活各环节的时间或期限衔接就属于此类匹配,也可以将其称为虚拟匹配或概念匹配。

有研究把匹配过程又分为由价格作为主要信息媒介的匹配和非价格影响的匹配,也有从时间上划分的即刻匹配与延迟匹配,按随机程度划分的确定性匹配与随机性匹配,还讨论过稳定匹配、不稳定匹配以及最优匹配等。此外,匹配过程可能分别通过随机相遇方式、自愿结合方式、由第三方介入引导或强制方式实现;匹配也可以分别发生在短期或长期。

市场是人类建立匹配关系的基本机制,市场自发的匹配过程可以经过机制设计得以改善,但提升匹配效率的外力介入也应顺应市场作用。系统进化一般都意味着匹配效率提升。经济学应该研究的方方面面匹配现象,要远比目前已经讨论过的主要是双边匹配那些案例多很多,譬如显然不应忽视对恶意匹配特别是欺骗性恶意匹配的研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