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合力:深化“一带一路”智库合作(2)

智慧合力:深化“一带一路”智库合作(2)

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未来的研究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国内外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是什么”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和阐释。下一阶段,智库研究应该转入“怎么办”的阶段。您怎样看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下一阶段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程国强: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将进入新的阶段。那么,智库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加强学术研究、理论支撑和话语体系建设。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丝路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并要求“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方案和路径的研究,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上做好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两个讲话,为智库今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因此,我认为,下一阶段智库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智库国际合作平台和网络建设。要提高“丝路国际论坛”“丝路国际智库网络”以及相关智库国际合作平台的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对话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建立常态化智库对话、人员交流与合作研究机制,使其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上发挥更大、更实、更有效的作用。

第二,抓紧构建“一带一路”建设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持续促进各方增信释疑、扩大共识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既是当前促进凝聚国际共识、营造良好氛围的迫切要求,也是今后有力、有效、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支撑。要统筹国内智库研究资源,在系统梳理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建立形成以包容共享为根基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及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国际发展合作三位一体,开放性、复合型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

第三,扎实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决策咨询研究。要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重构与延伸以及区域合作的视角,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方向、重点、阶段目标与实现路径;从周边外交、全球治理等层面,研究“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战略对策;从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等举措,研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方式、方法与策略。切实为各方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建议。

岳云霞: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别与地区研究。现有研究对沿线国家覆盖不足,且主要集中于宏观研究,对合作对象的中观和微观研究不足,对其政治、经济、法律和营商环境的深入研究严重缺乏,无法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具体落实的实际需要。为此,需要加强对沿线国家的实地调研,加强资金和人力投入,建设相关大数据库,为企业参与建设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

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实现。中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也是这一倡议从概念到落实的实施国,智库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撑:完善“一带一路”的理论框架;提供包括数据库、权威报告和领先指标等具体知识型产品,引导国内外学术、政策和舆论方向。

三是“一带一路”的策略研究。进入“怎么办”阶段,“一带一路”的重点是推出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措施,智库应当加强对国情和企业情况的综合了解与把握,在了解国内与对象国的双向诉求基础上,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提供备选方案,为政府出台相关保障措施提供建议。

四是“一带一路”的避险机制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存在明显多样性,个别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此,应当实施有针对性的避险研究,通过区别化的措施,综合应用多种合作模式,降低或消除潜在风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