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发挥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先导作用(2)

范恒山:发挥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先导作用(2)

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坚持需求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加大统筹协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序推动部分教育功能疏解,促进教育资源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着力缩小公共教育服务差距,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与服务能力,着力探索教育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一是优化提升教育布局功能。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京津冀空间布局,优化首都教育功能,按照区域人口、产业调整趋势,梯次跟进公共教育服务、产业人才支撑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形成“公共教育服务随人走、职业教育随产业走、高等教育随创新变”的互动格局。二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以服务产业和人口转移为重点,发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内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深入推进校际交流合作,促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大对河北省特别是环京津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缩小区域、城乡间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以适应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为重点,明确三省市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方向,优化三省市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机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组建各领域的跨省市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加大对薄弱地区和学校的对口支援,探索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四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重点,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确定三省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加大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水平,优化高等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构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创新资源集聚配置功能、策源地功能和创新驱动引领功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五是创新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划、跨主管部门的教育资源协调配置机制,统筹推进京津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教育政策、优质课程、教学成果、名师资源等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鼓励京津两市加大对河北省生态涵养区教育公共服务补偿力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2·26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由李军凯教授牵头,京津冀十多名挂职干部齐心协力,编写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策略研究》一书。该书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研究团队专业。该书研究成员均为京津冀教育系统挂职干部,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亲身参与者,也是教育系统的专业工作者,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涵和重点,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视角来分析问题、谋划思路,是为数不多的系统研究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著作之一。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该书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教育协同发展的要求,在研究借鉴国内外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三是可操作性较强。该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观点鲜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策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对相关部门推进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我以为,该书既是京津冀教育系统挂职干部亲身工作实践的生动总结,也是对充分发挥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先导作用的理性思考,可为政府部门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帮助,也可为从事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区域教育合作人们的具体工作给予务实指导。我们期待有更多高水平的学术与政策成果,为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范恒山,系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区域经济专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