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二勇: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

薛二勇: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是指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户籍进城务工人员。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平均年龄为38.6岁。可见,目前农民工中相当大一部分已经是新生代农民工。据调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74.8%的人为高中文化程度以下,8成左右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教育;从就业情况看,在第二产业从业的比重为55.1%,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为44.5%。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为强烈的对农村的疏离感、更为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融入城市的渠道,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处于城市、乡村之间具有“飘浮感”的一代。由于综合素质和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相当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难以体面、稳定地就业,也无法形成稳固的社会关系,面对困难时缺乏相互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各种困境的叠加,使他们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卷入者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受害者,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采取切实措施,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已是当务之急。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城市融入,关涉制造强国战略、脱贫攻坚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从农民工大国到技工大国的转变,是支撑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因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对农民工进行有效的技能培训。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指出,要转移就业贫困,关键是提高贫困家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度,开展差异化技能培训。一项在全国29个省市、针对10000余名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的调研表明,职业教育培训是培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重要渠道和抓手,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在社会融合各个维度上均明显高于未参与者。但调研同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家乡或务工地参加过政府组织的职业教育培训的比例仅为14%。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发挥教育培训在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有效配置教育培训资源,使各项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和心理特点,进而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长效机制。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并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切实做好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

以政府为主导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制定我国农民工中长期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明确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着重培养农民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就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立足终身教育,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满足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行业专业教育培训标准为依据,建立规范的教育培训市场准入标准,明确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内容与标准。建立农民工就地转移或就业后失业者免费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将培训资金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确保经费投入、使用到位。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的责任分担机制,通过增加企业税收减免比例、在企业设立专项培训补助等方式,鼓励和监督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建立国家农民工培训基金,实行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统筹,进一步推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卡”制度,对农民工培训进行直接补贴,扩大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的范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