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2)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2)

摘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冯友兰曾指出:“中国今天也需要一个包括新文明各方面的广泛哲学体系,作为国家的指针。”⑨我认为,当代中国的这个“广泛哲学体系”、这个“指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直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集大成者。从1516年英国人莫尔的名著《乌托邦》问世,社会主义已经走过了50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这六个时间段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⑩

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因为舍弃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具体历史过程的差别和许多细节,不会与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历史过程直接相吻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把这些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成熟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根据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升华,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取了以往社会主义演进的优秀成果,是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结晶。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也靠事实来说话,要由人民来裁判。“适合”就是客观真理,当然,“适合”也是相对的,而不是指完全适合。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用全部中国历史和智慧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并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社会主义的未来。如果说社会主义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程,是一部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的交响乐,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正宗的模式,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1)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难和风险。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科学地研究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语权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释疑解惑、凝心聚力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我们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遵循着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的大逻辑,深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蕴着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统一起来的大主题,深入开创了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新价值境界;凸显着把创造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包容世界多样性文明有机融汇起来的大视野,深入探索遵循人类文明大趋势优化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12)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为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表率,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理论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致力于深入理解新理念,全面把握新思想,贯彻落实新战略,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也就是要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讲好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次,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对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进行提炼和阐释,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最后,要把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从哲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深入阐释中国梦。注重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说明中国梦所承载的价值观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是人民的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3)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它的重大使命,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自觉

一个社会的文化属性同哲学社会科学的属性具有一致性。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势,才会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应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与时俱进,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把“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作为基本遵循。“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际上,这是要通过文化自觉达到文化自信,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的问题,也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文化自觉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弘扬和培育适应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古老的中华文明历来就是兼容并蓄的。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时,应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资源在变革与融合中的综合创新。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三者的关系,一直是思想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特别是近30年以来,随着“国学热”“儒学热”的持续升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中西文化交流扩大,三者的关系变得尤为复杂。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存在两种片面性观点:一是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失真”;二是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会导致中国固有的文化命脉遭到压抑。(14)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要将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者的关系,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要将三者的关系置于中国近代中西文化合流的历史进程中予以考察。中国近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改变了其与西方文化的隔绝状态,开始了两大文化的合流。合流并非两者不期而至的会面,而是说本来源自西方的思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取得了新的形态。中西合流的最重要成果首先是进化论在中国通过创造性“误读”取得了新的理论形态:从原来的自然科学理论,变成了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观。“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成为近代中国中西合流的新阶段:不仅马克思主义代替进化论成为指导人们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世界观,而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新的理论形态,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文化的精神产品将克服民族性的局限性而具有世界性意义。(15)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来变革传统文化,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自觉地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这样,马克思主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有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才能获得认同感和亲和力。

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文化更新,分析、接受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中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精华部分。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对于外来文化不能全盘吸收,照搬照抄。搞全盘西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对于各种腐朽文化和反动思潮的渗透和侵蚀,要有效防止和坚决抵制。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实行“拿来主义”,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有选择地吸收,还要在不断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将异质文化转化成自身发展的营养,使之本土化。汤用彤认为,两种文化接触,其影响是双向的。从总体上说,虽然外来文化在加入到本土文化的血液之中,必定会在本土文化中产生深厚之影响,而且会长久发生作用,但本土文化终将会在更新中得以保存,“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思想实在有他的特性,外来思想必须有所改变,合乎另一种文化性质,乃能发生作用”。(16)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也就是要以本国文化为主,而决不能反客为主或喧宾夺主。这样,才能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如果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那也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

2.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自信

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5000多年的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对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正,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号召力。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以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为大背景,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为基础。首先,必须把握“时代”,弄清现时代的性质、特点,它的决定性矛盾,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方向,只有对这些因素作深刻分析,才能正确地制定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次,必须熟悉和审视“传统”,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之所在。把现代化等同于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民族文化经过改造、创新所具有的极大的世界意义和现代价值,忽视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片面强调其时代性,这是极其有害的;相反,把现代化等同于儒学的复兴,否定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阻抗,忽视文化的时代性,片面强调其民族性和历史性,也是极其有害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具体来说,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3.文化回馈

不管是在人类文明史上,还是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文化交流与互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新境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将通过文化回馈,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所谓文化回馈,是指一种具有“文化回传性质”并带有“回报或感恩情怀”的文明交流形式及其境界。某个文明社会从另一种文明那里学到了某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或先进的文化成果,历经磨合或适应而融入本土文化,又经过千锤百炼而锻造成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发明、工艺、作品、理论、思想、精神、智慧等,此时再将这些更出色、更成熟的文化硕果,回馈或回报给整个人类文明世界。(17)

纵观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对于中国学术和思想影响最大者有二:一是佛教的传人,二是西学东渐。(18)“佛教的中国化”,之所以堪称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典范,是因为中国人根据中国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创造了独特的佛教理论,并使佛教传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也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树立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的典范,开创中西文化合流的新的境界或新的阶段,即要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回馈或回报整个人类文明世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是人类文明发展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近代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前者。随着中国的崛起,后者不能再被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和世界意义。学贯中西的辜鸿铭先生曾呼吁欧洲人和美国人注意,“在其文明似乎受到崩溃威胁的这个时刻,在中国,这里有一种迄今不容置疑的无价的文明财富”,“世界的文明财富”。(19)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以全球视野来观照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其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其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其倡导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宽容精神,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其对人伦关系协调的重视,其强调“和而不同”、以综合见长的思维方式,等等,对我们消除现代社会的弊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建构,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