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

摘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讲话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他在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深入研究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己任,从内容到形式表现出来自己的独特性,“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然是走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之路,而不能在内容上人云亦云、在形式上亦步亦趋。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特点、根本任务及其时代使命,重点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通过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系。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从一定程度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使哲学社会科学开始真正成为科学,并产生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②在当代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也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代表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前进方向。它本身也说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作为发展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以社会和人民为上,而不是以资本或个人权位为上。“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最广大的劳动者。也正是因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党的奋斗目标,党和政府才会接地气、有根基,从而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哲学社会科学是学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从来就不可能纯而又纯,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保持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制定和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发展理念,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激发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实现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坚强领导,从而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要解决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需要。苏联的建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次伟大成功,但是,它在成立74年后的解体,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巨大灾难。学界在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时,除了分析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国际方面的原因,也总结了其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败教训,那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占据主流,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全线崩溃,改革站在极少数人私利的立场上,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伴随着西方技术和资金的进入,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也涌入中国,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并没有结束,他们希望通过军事压力及“和平演变”,改变中国的“内部逻辑”与社会。一少部分人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旗号,攻击中国共产党、攻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深刻吸取苏联的教训,以其科学性、真理性,筑牢意识形态的安全底线。

“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民族的伟大复兴、以马克思主义的复兴、以社会主义的复兴为己任,即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做到理论坚守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

信仰是什么?“信”是由衷的认同和真诚的服膺;“仰”是坚定的维护和执著的追求。信仰是对某种理论主张、主义、学说、宗教或某人的高度信服和崇拜,并使之指导行动,作为自己的榜样,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在哲学上,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是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如果说“信”是“仰”的基础,那么,“懂”则是“信”的基础。“懂”即对信仰的感知、觉悟和理解。知之深,爱之切。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④最纯洁的信仰,是经过科学理论论证的,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如果信仰的东西,科学的发现告诉你其中有不可靠不可信的成分,那你的信仰就会随之动摇;如果你信仰的东西,科学告诉你那是千真万确的,那么你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信仰,实质上就是对真理的探求和坚守。

有信仰和行动的人总是相信未来是在他这边的。没有信仰,世界上就不会有一件伟大的事业得以完成。因为信仰,殉道者为这主张而生活、而奋斗、而受苦受难。信仰,是精神支柱,是前进的动力,是不断催人奋进的激励力。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它是超越个人祸福观念的。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后的赏罚也不在其念。⑤

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来自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事物发展本质的把握,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学习和领会。也就是说,是以理论的科学性作为基础的。正是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共产党人的信仰才不是“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⑥。

总结过去,邓小平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⑦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共产党人都要靠这一信念激励自己。特别是在逆境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之际,始终保持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就像一个人有他的理想一样,一个国家也有它的理想,而且每个时代都有其国家思想,这些国家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或者说,是越来越有深度的。抗日战争时期,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是当时人们的历史思想。“历史思想是指一定时空条件、环境下的理想,指存在于一定理解方式下、方向下及特定影响力下的理念及理念范围。”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这一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是当下人们的历史思想。

要坚定信仰,就要夯实信仰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阵地。因此,我们必须阐明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指出:“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系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地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甚至连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出现多元化现象,流派纷呈。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对西方思潮、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更要有分析、有批判、有扬弃。我们更要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机械化,不能把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当作马克思主义。

但是,历史也表明,客观情况往往容易给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的同志们以迷惑。当年,正是面对有人质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坚定了人们的信仰。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社会体制机制的转型,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使人们的理想信念经受严峻考验,一些人的信仰弱化、淡化、动摇甚至丧失,从而陷入彷徨、怀疑、否定、精神空虚和追求物质享受的境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拨开人们思想的迷雾,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根和魂,我们更要靠信仰去赢得“四个考验”、战胜“四个危险”,使我们党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使我们的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