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4)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4)

摘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注释】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后引此讲话不再注出处。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3页。

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2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

⑤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06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⑧德罗伊森著:《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⑨《三松堂自序》,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19-2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12)包心鉴:《大逻辑·大主题·大视野》,《红旗文摘》2016年第5期。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10页。

(14)(15)陈卫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西合流与变革的融合》,《新华文摘》2016年第2期。

(16)汤一介:《我们三代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版,第285页。

(17)张志刚:《文化回馈:人类文明交流的新境界——以“佛教中国化”为例》,《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18)刘玉才、刘宁、顾永新、编著:《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0-311页。

(19)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李晨曦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绪论第6页。

(20)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21)斯塔夫里阿诺斯:《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红旗文摘》2016年第5期。

(2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35页。

(24)《陈寅恪集·诗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页。

(2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李晨曦译,第87页。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