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培养文化自信?
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理想至关重要。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呢?
第一,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建设文化强国就无从谈起。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使其在世界文化多元竞争发展格局中能够博采众长而生生不息。只要我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能使中华文化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这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
正如习近平所说:“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应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紧抓住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具备的各方面有利条件,就一定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第三,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不是要排斥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正如习近平所说,“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理念和机制。这是我们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时需要着力把握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