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佳:捍卫国歌尊严更要传承国歌的精神

崔文佳:捍卫国歌尊严更要传承国歌的精神

国歌是独一无二的国家符号,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沧海桑田,国歌歌词或已不符今时今景,但其价值内涵却超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到了关键阶段,只有全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才能站稳脚跟、突出重围,办成中华民族的大事。使命责任面前,必须凝聚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民族精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对中国人来说,这段文字有一种魔力。当你将目光投向其中,头脑里就会条件反射般回荡起那激昂的旋律。或许很多人都未曾注意,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就制定了国旗法、国徽法,但对于这首耳熟能详的《义勇军进行曲》,尚未有专门的法律予以保护和规范。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国歌法草案将于今年6月提交初审,这块法律短板终于将要补齐。

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国家符号,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法定使用规范与奏唱礼仪,正源于其神圣意义。将时间指针拨回1935年,田汉身陷囹圄,眼望牢房的铁窗,日寇铁蹄践踏我国土的惨象和中华儿女英勇搏斗的情景不断在其眼前闪过。《义勇军进行曲》那火一般的诗句,开始在他心中奔腾。青年音乐家聂耳得知后,主动要求谱曲并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这首诞生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的歌曲,发出了先辈们不做亡国奴的怒吼,也记录着一段后人不能忘却的历史。今天,国歌不仅是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题材,为之立法势所必然。

着眼现实,以立法形式保护和规范国歌也殊为紧迫。据统计,社会上流行的国歌版本有十余种之多,即便是专业的演奏家,也未必答得出它的演奏标准:每分钟96拍,标准时长为46秒。就国歌的具体使用而言,缺乏尊重的现象也并不罕见。婚丧嫁娶乱拿国歌添彩者有之,唱国歌时走神说笑者有之,只张嘴不出声者亦有之。凡此种种,让奏唱过程的仪式感和庄重感大打折扣,反映出一些人对国歌及其承载的历史缺乏敬畏之心。戏谑解构或许只是一个针眼大的窟窿,却可能透过斗大的风。任由其弥散,慢慢被吹倒吹散的就可能是党史军史国史,甚至是国家民族的主流意识和共同价值。不论到什么时候,有些底线不能触碰,有些原则必须坚守,以法律捍卫国歌的尊严正当其时。

《义勇军进行曲》,时长不到一分钟,歌词不足一百字,但仔细聆听却能感到力量千钧。那是一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危机意识,那是一种“我们万众一心”的空前团结,那是一种“前进!前进!前进、进”的勇毅行动。新中国成立之时曾有人提出,国歌歌词是否该修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坚持认为原词不能变,为的就是警醒后人,忆苦思甜、居安思危。国歌诞生80周年时,有记者到田汉故居采访,问一位当地年轻人什么最能代表国歌精神,她想了想回答“不屈”。这样的回答令人欣慰。沧海桑田,国歌歌词或已不符今时今景,但其价值内涵却超越时代,中华民族的骨气、血气必须传承。

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到了关键阶段,国际环境波谲云诡,一些外部势力虎视眈眈。于我们而言,这何尝不是新时代“最危险的时候”?只有全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才能站稳脚跟、突出重围,办成中华民族的大事。回望现实,世道之变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心之变,和平安宁的日子过久了,一些歪风邪气便不自觉地冒了出来。比如,消费主义至上、历史虚无主义兴起,“丧文化”“宅文化”等消极人生观流行。没有国民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不会有全民族力量的充分发挥。使命责任面前,必须凝聚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民族精神。

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是爱国主义最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其迸发出的精神力量,一次又一次地挺起这个古老民族的脊梁,铸就了这个泱泱大国的尊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代人在牢记前辈拳拳赤诚的同时,也要不断积蓄新的精神能量。国歌立法只是着力点之一,我们需要更多的形式,让宏大主题跟世道人心互通,让爱国主义精神“润物细无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