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雄:破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认识误区

王晶雄:破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认识误区

今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有些人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认识上存在种种误区和疑虑,对此必须予以澄清。

误区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理论,并不新鲜

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普遍陷入经济“滞胀”局面,供给学派强调通过增加供给创造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正在我国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也强调从生产、供给入手调整经济结构,但两者的背景存在明显差异。当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并没有出现“滞胀”,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近两年我国GDP仍然保持了6.5%左右的增速,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理论的翻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实际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下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现实的人具有多种感性需要,而单个的人能力有限,无法生产多种商品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于是有了社会分工和交换,所以马克思早在《哲学的贫困》中就认为,生产、分工、需要、交换紧紧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认为,忽略人的需要导致蒲鲁东很难正确把握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蒲鲁东先生最困难的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干脆忘记了需求,忘记了任何东西只有在对它有需求的条件下,才说得上多或少。他撇开需求不谈,就是把交换价值和稀少、把使用价值和众多混为一谈。”这里的“需求”实际上就是指人的需要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针对蒲鲁东认为“毫无用处但极端稀少的东西价格就不可估量”,即所谓“物以稀为贵”,马克思认为:“假定某种产品不仅极为稀少,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如果对它没有需求,这个独一无二的产品也是太多,也是多余的。相反地,假定某种产品有千百万个,可是如果它还不能满足需求,也就是说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非常大,那末这种产品仍然是稀少的。”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提示我们,生产、分工、需要、交换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互相制约,不可分割。任何商品的“多”和“少”、价格的“高”和“低”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们都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一旦离开 需求,这些概念都是抽象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供给和需求制约着生产和消费,而需求又制约着供给。所以,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制约着生产,需求引领供给,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阶段演进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将不断提升,因此,适时、主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是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