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映红: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村落变迁(2)

任映红: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村落变迁(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是确立绿色理念。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到重要战略地位,2015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绿色化”,同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六大理念,这些理念以“尊重自然和他者”为己任。二是打造绿色经济。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以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带动绿色生态产业,三大产业推进节能环保、生态友好的科学发展,建构“人与自然优质共生”体系,立足于农村自身的特质,遵循生态功能优化原则、联动统筹发展原则、适度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三是倡导绿色生活。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重点,以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为目标,整体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

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一要吸引农村人才回流。要正视人力资本的逐利性以及人才选择的机会成本,提高投资回报,以提高农村的“造血”功能和留人效应。政府要有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扶持政策,或参照对口援疆援藏政策,建立起农村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援助机制;或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给予土地承包、信贷免息、税收减免等优惠,增强涉农产业效益,加强软硬环境建设,让人才到农村有钱赚;或设立专项补贴,在农业类院校免费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官,支持农家子弟返乡就业,扎根农村。二要拓宽村干部视野。村落精英是农村重要的治理资源,要有开放视野、理性思维。精英成长是自主性扩展、多元权威互构的结果,要激发活力,拓展成长空间,使他们能够解放思想,把握发展大势,不等不靠、因地制宜,根据村落的条件和优势,积极寻找村落发展新契机。三要提升农民素质。可搭建活动平台,送文化下乡,培育现代农民。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一要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在制定涉农政策时,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在土地利益博弈中,政府应倾听农民诉求,维护农民权益,使农民失地后得到合理补偿。二要在符合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前提下,妥善解决农民的宅基地问题,拆除违章建筑后,尽可能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住房困难群众以优惠;要给被征地拆迁村民以“让利”补偿,将土地增值部分返还农民;加快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的建设,利用空地、荒地等统一建造临时建筑和外来农民工公寓楼等,解决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让农民共享城市化成果。三要将发展与共享统一,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并重。要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导向,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利益为核心,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原则,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格局,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折股量化到人,农民变股民,按份享受集体资产收益,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四要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用好现有基层政治资源,完善村民自治;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建构农民权益诉求的表达机制,构筑农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综合配套、运转高效、覆盖全程、机制灵活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消解原子化、个体化,形成整体合力,促进社会团结。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