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雪梅:推进国史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2)

欧阳雪梅:推进国史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2)

第三,建构国史话语体系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当前,国际中国共产党学成为时代显学,不仅一些国际知名的前政要在深入研究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而且海外学界也在持续研究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制度等各方面内容。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史话语体系建设在研究、借鉴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时,应当“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这样才能在合作和交流中实现学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为了推动国史研究的海外传播,我们要扩大与海外中国研究机构、著名学者、学术期刊、文化传媒的联系,以开展学术访问、接受访问学者、举办国际论坛等形式,加强与海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对话。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一些研究者仍然固守“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习惯用西方价值观和逻辑来评判是非、诠释一切,产生对中国的误读甚至歪曲的认识,而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以至于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改革令人目眩的步伐导致任何系统的学理考察都很快会落后于时代”,这使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存在不少局限性。中国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因此,新中国发展史的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国史研究者树立主体意识,立足中国实际,以为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的立场,用鲜活的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此外,要增强话语的吸引力,必须丰富国史话语的内容与形式。目前的国史研究只是形成了构架、骨骼,还需要深度挖掘,加强对文献史料、影像史料、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分析,特别要重视档案文献的运用,并提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思辨能力。为了忠实记述历史、构建信史,各部门、行业、地方省市相关机构等应从各自角度出发,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国史研究,使其更加血肉丰满。同时,国史研究不仅要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而且要凸显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解决时代发展和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时的文化意义和普遍价值,积极主动地与他国分享,这样才能打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性的话语体系,从而使国史话语更有感召力,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