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研韬: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原则

毕研韬: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原则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同长期占据全球话语权主导地位的西方话语进行话语权争夺,势必要求我国加快全球话语能力建设和全球话语地位提升。话语权的提升是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予以全面关注,基于目前我国话语体系和话语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国家实力决定话语地位 现代战略学研究者认为,国家实力由外交、信息、军事和经济(简称DIME)综合构成。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优势,不能及时转换成信息优势,就无助于该国国家战略目标的达成。而信息效能的实现有个前提,亦即国家实力的诸多组成要素确实具有优势,否则信息操纵不但不会成功,还会事与愿违。由此,我们可知,话语权实力的提升,根本上是国家实力的提升,任何信息效能转化为话语权的基础,都以国家实力为根本。著名国家与城市品牌专家西蒙·安浩指出:国家形象的提升=80%创造性工作+15%系统性协作+5%传播。换言之,没有客观世界的改善,单靠修辞手段和传播策略创新,是不可能真正提高话语权的。

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在战略传播中,最高领导者应发挥决定性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四点:确定战略目标、设计战略路线、选用恰当人才、协调传播作业,剩余工作交由传播的规划者和执行者完成。客观上,战略传播要求最高领导者在战略上推动、在战术上放手,依法依规充分授权,信任并尊重执行者的工作,以求让每个熟悉话题的人都成为传播者的最佳传播效果。

避免掉入“塔西佗陷阱”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过一个理论,亦即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这就是著名的“塔西佗陷阱”。现代传播,尤其进入网络化信息传播时代,公众对于公信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高,加之现代传播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人手里都有“麦克风”,一定程度上会稀释公共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此,在信息化、网络化传播作业中,公共事务部门发布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尤其在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公权力部门对外信息发布必须诚实,既要介绍公共事件发生的客观情况,又要科学应对各种舆论,针对各种质疑还要从事实角度出发引导归因、解释说明,力戒官话、套话、空话和假话,极力避免掉入“塔西佗陷阱”。

鼓励全面参与对外传播 如果把对外传播视为一场“战争”,那么打赢这场“战争”要求动员全部力量。“兵民是胜利之本”,广泛吸纳民间力量,就成为赢得对外传播这场“战争”的重要保障。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聘请专业人士挂帅对外传播事务,扩宽官方数据库信息资源共享渠道,深度整合民间智慧、人才和平台,建立常态化融合机制等措施,为全民外交、全民传播提供有效制度性保障,进而有效推进对外传播的全面参与。

秉持“包容性发展”理念 世界是多元的,而非二元对立。尤其在信息领域,充斥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信息源。如何应对这些信息源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回应这些信息源背后的社会诉求,已成为多元信息环境下话语权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面对信息领域多元化形态时,需秉持“包容性发展”理念,从全面的视角审视话语传播发展形态,并适应多元化话语体系的发展规律,从中寻找提升我国全球话语权的最佳路径。

传播主客体之间关系与信任的建立 当现代传播遭遇“后真相”的时代困局,传播主体与客体的确定关系和彼此间信任的建立,同简单信息传递相比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领导者应善于处理并利用与传播媒介之间的良好关系,及时将国家政策和行动置于有利传播语境中,而不是匆忙展开程序化的信息发布作业。在信息时代,传播主客体之间建立关系需要时间,同时还需要彼此相互尊重和倾听。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