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兰: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渊源(2)

张凯兰: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渊源(2)

兼容并包

兼容并包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最具生机活力的体现,反映着中华文化中民族观的内在特质。儒家思想在明“夏夷之辨”的同时,从不排斥异族。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儒家的夏夷观以礼乐为标准,实际是要一统于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周礼。至汉代,民族观有新的发展,汉代“文景之治”即是在民族和谐的背景下实现的。因民族和谐的存在,才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汉武帝始,在中央政权的推动下,儒家文化成为国家所有民族成员的主体文化,其包含了古代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一直秉承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也成为了统治者共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追求。《周易·系辞》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包容了无数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各民族在相互融合中,共同缔造和发展了这样一个多民族的伟大国家,推进了历史的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并非自然的存在物,而是一种文化的共同体。

在包容无数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中华民族还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各种域外文化和宗教。在宗教信仰上,我国除土生土长的道教外,还接受了佛教等一直流传至今。这既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精神的具体体现。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语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集解》引干宝对于“自强不息”的解释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可见自强不息精神到春秋战国时期业已初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从伦理道德角度出发,反对消极无为,提倡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但包括孟子与荀子等相关论述,均指向个人奋发图强,乃激励个体积极上进的精神力量。至汉代,儒家文化开始占据中国古代文化的统治地位,其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的思想和文化基因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并不断加以丰富发展,拓展与跃升为国家民族的独特品格与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自强不息”作为有为的政治思想,其形成的政治资产,不仅为汉族所推崇,也成为各少数民族政权倡导、奉行的理念或追求。如,前秦苻坚发动征服南方的战争,对此他一再明示心曲:“非为地不广,人不足也,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认为“不建大同之业”“天下何由一轨”。他表明自己的南征是唐尧、虞舜的仁义之师,并甘愿为此“栉风沐雨,蒙尘野次”,不懈努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团结统一、和而不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影响着整个民族政治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不竭尽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