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年深港贸易增长近10倍(2)

香港回归20年深港贸易增长近10倍(2)

摘要:深港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701.4亿元人民币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6961.5亿元,20年间,两地贸易规模增长近10倍。

保障香港市民“餐桌稳定”

潮记食品(香港)有限公司的彭先生从事鸡鸭鹅以及猪肉产品等供港食品业务逾30年,他告诉记者,他经营的公司在广东惠州、海丰以及广西博白等地有养殖场和加工场,每天大量供应香港鸡鸭鹅和猪肉产品。

对通关效率,彭先生也是深有感触,“1997年前后,我们的供港鲜活车辆到了文锦渡口岸要排好队等申报后才能排队出口香港,现在通过提前申报,凭集报清单随报随出,通关时间节省了很多,香港市民也吃到了更新鲜的肉、菜”。

据悉,文锦渡口岸输港鲜活物资有较长的历史。香港回归后,祖国内地对香港的各种支持有增无减,时至今日,香港市场供应量85%以上的蔬菜、活畜禽等食品物资都是经文锦渡口岸供港。毫不夸张地说,香港民众的“餐桌稳定”有赖于从文锦渡口岸输港的鲜活物资。据文锦渡海关统计,仅2016年,文锦渡海关就验放了供港鲜活产品221.9万吨,同比增加3.2%,总值 54亿美元,同比增长9.5%,有效保障了香港的民生需要。

此外,据深圳海关统计,2016年经深圳口岸进口水果共计103.3万吨,同比增加10.1%,价值共计151.9亿元,均位居全国口岸第一位,而文锦渡口岸则是深圳口岸最主要的进口水果口岸,接近七成的水果均从文锦渡口岸进口。

四通八达的“空港物流快线”

香港回归以来,深圳机场和香港机场合作提上日程,2005年8月,“空港物流快线”业务模式投入运营,香港机场到深圳机场之间货物能够无障碍跨境通关、点对点对接,既缓解了香港机场的货运压力,又能够充分运用香港丰富的国际航运网络,促进深圳机场货运业务的蓬勃发展,丰富了企业在货物运输线路上的选择,压缩了运输周转成本,促进深港两地进出口贸易额大幅提升,机场海关货运监管现场业务量也大幅增长。

90年代初,宝安机场东南的海边,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滩涂地,偶有过往的渔船停靠歇脚。1993年,客运码头在这一片滩涂地中顺利竣工,从此,这里拥有了直达港澳机场的水上快线,也催生了机场海关的码头监管科室,极大的便利了进出境的港澳转机旅客和宝安片区的居民。

家住福永的王先生说,“如果想要到香港转机,从深圳机场客运码头坐船直达香港机场只需要1个小时,比绕道皇岗、罗湖口岸节约3个多小时,2007年深圳湾海关开关以前,整个西部片区的出入境旅客都大多选择从深圳机场码头前往港澳机场。”2010年5月,为进一步促进深港水运客运通道的发展,旧码头搬迁至新的福永客运码头,机场海关码头监管科见证着越来越多的旅客聚散。今年1到5月,深圳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1852万人次,同比增长8.8%;货邮吞吐量44.9万吨,同比增长6.8%。

数读深港贸易20年

深港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701.4亿元人民币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6961.5亿元,20年间,两地贸易规模增长近10倍。

深圳对香港一般贸易进出口呈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4.5%,占深港贸易比重由1997年的21.1%提升至2016年的28%。

1997年,每天经罗湖口岸进出境的旅客约为15万人次。20年后,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23万人次,历史最高峰达到39.8万人次。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