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如何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如何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如何把握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国有与民营、对内与对外等重要关系,进而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增强文化领域改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这将是对未来发展的重大考验。

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从提高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改革措施,推动供给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形成文化需求升级和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实现文化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领域需要大力矫正优化的实践探索中,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改革的迫切性

未来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的关键是要从文化供给侧着手,加快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现今,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正向个性化、多样化、享受型消费升级。但从文化实际供给来看,不仅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更有供给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这必然难以激活和释放有效需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更高期盼。

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关键是要从供给侧着手,用精品力作弘扬优良传统,引领社会风尚,涵育道德人心。当前我国文化作品产量巨大,但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但真正能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精品力作依然不多。特别是网络文化阵地,尤其如此。一些庸俗、低俗的作品和娱乐内容充斥网络,点击率却奇高,现象令人堪忧。

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根据国家“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到2020年要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要求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长率达到14%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是11.1%,2014年是12.1%,2015年是11%,新的增长动力和源泉从何来?历史经验表明,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源生动力,但需求的有效转化,还需要供给来激活、释放与实现。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关键是要从供给侧着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铸就与世界比肩的文化高峰。我国目前已是全球性文化生产的大国。2015年,生产电视剧1.6万集,居世界第一;电视动画片13.4万分钟,居世界第一;图书81亿册(张),居世界第一。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国在全球文化贸易市场份额比重不足4%,而美国达到了42%。我们至今还没有出现全球知名的影视作品,类似迪士尼、时代华纳等全球运营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

改革的特殊性

虽然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理念和操作方式为文化领域提供了重要借鉴,但文化领域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和价值取向。

第一,文化权利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文化供给不仅是满足“顾客”需求更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众所周知,文化领域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非遗传承与保护等多方面,事关人民文化民生和国家大计。因此,必须强化推进公民文化权利意识的觉醒,让群众从被动的“受惠者”转向积极的“参与者”,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公民等多方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形成一个多元共治、互惠共赢的生态圈。

第二,文化建设是关乎人民信仰与灵魂的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引导,在重视市场资源配置提升效率的同时,更需重视文化供给带来的社会效益。“文化不同于经济的地方在于,文化产品除了具有商品经济属性,还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公共产品属性,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道德价值规范的特殊性。”因此,在推动文化改革时,不能一味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市场体制、法律、制度等尚未成熟之时,还必须强调政府“理性主导”和“价值引导”,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协调。

第三,文化领域最能体现“供给创造需求”法则,必须创新制度激发微观主体创造创意活力。文化产业最大特征就是“无中生有”——不是等市场、找市场,而是通过创意创造巨大市场。例如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创新思维与体制,以故宫庞大的文化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研发设计出了超过7000种文物衍生品,2015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达到7亿元。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数亿网民让文化拥有无尽的市场潜力,一个“IP”有时就能开发出一个全新的产业。因此,改革必须充分激活文化创造和创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