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璇:培育新动能要找准三个发力点(2)

高璇:培育新动能要找准三个发力点(2)

(二)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具体来说,要找准三个发力点:

第一,推动资源有效配置。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是推动新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支撑。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力、有度、有效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为新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提供要素支撑。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更多的创意、信息、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汇集到新经济发展中来,以活跃的创新创造活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第二,构建完备制度体系。完备的制度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基础条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激发新动能?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宽松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涌入新经济领域。二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组织发展,持续增加金融供给主体;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天使基金、风险资本、新三板、中小板等股权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培育新型债券市场。三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要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将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表格和审查中解放出来,让科研经费真正服务于科研活动,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科研活力;创新职称评定方式,全面释放科研人员科研潜力;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发展主体。

第三,构建良好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推动新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保障。一要强化宏观政策稳定性。充分利用税收调节政策持续加大对新经济领域企业减税让利支持,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有效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入新经济领域。二要强化产业政策针对性。在农业方面,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工业方面,应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加快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信息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服务业方面,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生活性服务业向新兴服务业转变。三要强化微观政策灵活性。通过建立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让大量社会资源涌入新经济领域,推动新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动能。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