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治原因
政治方面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特朗普要去兑现之前的承诺。
2016年4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克里抱着孙女签署了这份协议。那个时候,美国的大选已经开始,而特朗普就明确表示,如果他将来入主白宫的话,会否决巴黎气候协定。既然这是特朗普作为总统候选人时提出的竞选口号,那么上任之后自然要去兑现这个承诺。这也是特朗普推翻巴黎气候协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要对外展现一个高素质的政治人物的形象,即言必行、行必果。
政治层面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一两百年来,美国的两党制是比较成熟的政党制度,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两党制是一个国家民主比较成熟、成型的产物。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种所谓的民主样式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是什么,单就我们看到的来说,两党制的一个后果就是当新一届政府上来之后,很有可能将之前政府所做的决定逐一推倒重来。例如奥巴马政府时期,他用力最深的就是推出了医保方案,使得很多中下层买不起保险的公民,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可以全面享受医保。但是特朗普上台之后没多久,就把奥巴马的医保方案给完全推翻了。
再比如奥巴马执政时期推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个协定的背景就是奥巴马执政时期,推出了一个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或者叫“重返亚太”战略。小布什执政时期,2001年发生了“9·11”事件,小布什把重心都放在了中东,放在了反恐议题上,对于亚太地区的琢磨比较少。奥巴马上台之后才突然发现,反恐是一场永远打不完的战争,而且是一个泥潭,陷进去就出不来。所以他认为反恐不是美国一个国家的任务,需要全球反恐,而且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政府就提出了重返亚太,也就是将美国的对外重心由之前的中东地区,逐渐转移到了亚洲太平洋地区。那么,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上,美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和防止中国的崛起。
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日本是美国的盟友,所以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没有威胁感。但是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友,所以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美国就感到强烈的威胁感,因而推出了“重返亚太”战略。“重返亚太”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当成假想敌,从各个方面进行排斥和对抗。
从当时奥巴马政府的整个决策来看,主要是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经济层面,另一条腿是军事层面。军事层面包括环太平洋军演,在日本、韩国部署F35战机,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等。在经济层面,最典型的就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TPP的前身是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四国签订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后来美国加入并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最终有12个国家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就是要把中国排除在外,在WTO之外构建一个全新的自由贸易协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