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解说词(10)

《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解说词(10)

摘要: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解说词】

以法为凭,改革蹚过一个个“深水区”,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依法解决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问题,切实保障公民权利;按照法定程序对土地制度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等作出授权决定……改革在法治下破题、在法治下推进,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生发出源源动力。

【解说词】

循法而行,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编纂民法典,制定电子商务法,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不断建立健全符合发展规律要求的法律制度,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

【解说词】

持法为刃,铸就捍卫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坚强力量:

制定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依法惩治颠覆国家政权犯罪,用法律手段清朗网络空间……法治,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强大屏障。

【解说词】

以法筑堤,将权力运行纳入法治化轨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或修订一系列党内法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腐败,法治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党内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约束“关键少数”标准更严,使广大党员、干部将法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各级政府厘清行政权力边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从上到下依法行政已成为共识,让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运行。

【同期】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解说词】

2016年1月1日起,宪法宣誓制度正式施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同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 许安标

宪法宣誓,是一种庄重的国家仪式,既表明了国家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的坚定决心,也是宣誓者本人表明坚定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庄重承诺。同时,也营造一个良好的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