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解说词(8)

《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解说词(8)

摘要: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解说词】

无不平之法、无法外之人、无法上之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不遵守法律甚至严重违反法律、破坏法治的害群之马,不论其职务多高,都要依法严惩、毫不姑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大批原高级领导干部因严重违纪违法而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惩处。

【解说词】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礼法并施,德法兼容,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探索形成的社会治理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出社会主义法治的鲜明中国特色。

【解说词】

2016年12月9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朱勇走进中南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讲解“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

【同期】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 朱勇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盛世,盛世的形成有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道德法律共同治理。道德引导民心、导民向善,法律规制社会、调整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体现法律和道德相结合,体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扎根中国现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既是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总结,也是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解说词】

我国革命史中的英雄事迹,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近年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了涉及侵害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名誉、荣誉的民事案件,给肆意诋毁、诽谤英雄的行为敲响了警钟。

【同期】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 朱勇

这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案件,通过司法程序保护英雄的名誉,既是道德对法律的引导,也是法律对道德的支撑。

【解说词】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反复说明,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样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字幕】2013年3月23日 俄罗斯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