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残疾的预防(3)

视力残疾的预防(3)

摘要: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即使经过药物、手术治疗及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损害,双眼中的好眼最佳矫正视力(戴适当的眼镜后的视力)小于0.3,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以致难以用平常方式从事普通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

21.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怎么回事?

老年性黄斑变性为眼底黄斑衰老性改变,主要表现是中心视力减退、视物模糊或变形等。该病是老年人群不可逆性失明的主要原因,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等有关。目前尚无理想疗法和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22.哪些措施可以减少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

强光下配戴遮光眼镜避免光损伤,禁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以减少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

23.糖尿病也会致盲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严重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病情发展快慢与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情况,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全身其他病变,以及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晚期严重损害视力以至失明,因此及时防治十分重要。

24.怎么预防糖尿病致盲?

发现糖尿病后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去眼科检查眼底,一旦出现增殖性病变,应及早进行激光光凝,防止进一步发展致盲。

25.怎样帮助身边的视障人士?

(1)树立只要有残余视力就应充分利用的观念,只要视障人士有一点点光感,就鼓励他用眼睛看。

(2)创造良好的视觉无障碍环境——增加照明,防止眩光(灯光、阳光勿直接入眼,桌面刷亚光漆);增加家具与墙面、地面的颜色反差,加大墙面与门的颜色反差,在门把手上加彩色标识,在楼梯起始级涂上与楼梯颜色反差大的油漆,浅色餐具下面铺深色的衬垫以增加盘子和菜的颜色反差。

(3)利用合适的助视器提高视觉能力。

26.如何从异常外观识别视觉障碍?

视力障碍常见的外观表现有:婴幼儿时期眼睛呈凝视状态,视线不追随人或物。幼年时期出现下列明显症状:固定视物,无法进行目光交流;眼球颤动;斜视;眼球过大或过小;瞳孔发白;畏光、流泪;经常揉眼、挤眼、按压眼睛;看东西眼睛距离很近,好像“用鼻子阅读”;看东西时歪头;只固定地用一只眼睛视物。

27.如何从异常视觉行为识别视觉障碍?

视力障碍常见的异常行为有:行走时对障碍物“视而不见”,不能主动避让;经常发生碰撞、摔跤,如走楼梯台阶时常因踏错而摔倒;在光线发生变化时行进出现迟疑、犹豫;在有噪音干扰时或在陌生环境中活动不自信。

28.如何自己发觉视力障碍?

看东西模糊不清,看远处的物体困难;观察事物细节或阅读小字有困难;对眩光的敏感性增强,怕强光;看东西时需要更多光线,否则看不清楚;在做费眼的事情时兴趣短暂或易头疼及疲劳;主要借助触摸或听觉来辨识新事物。

29.为何要对视力残疾儿童给予更大关注?

儿童视力残疾应比其他年龄组受到更多关注,因为:

(1)按患病年数计算,5岁时患病,预期活80岁,患病年数为75年;70岁时患病,活到80岁,患病年数为10年。可见视力残疾儿童视力残疾的年数比其他年龄组长很多,对本人、家庭及社会的影响更为严重。

(2)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视力残疾会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必须加以控制和训练。

(3)有一部分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通过早期治疗是可以获得有效视力的,所以更应给予重视。

30.发现视力残疾儿童后该怎么办?

视力残疾儿童除了应及时诊断和医治眼病之外,还强调早期开发和训练视力残疾儿童的视觉功能;尤其对一些目前还无法医治的眼病,更应及早将重点从求医问药转到进行科学合理的视功能训练上来。只要不是进行性发展的眼病,人的视力发展大都符合用进废退的原则,应该摒弃“节约用眼”或不恰当的保护、家长包办的观点和做法,在与人交往沟通、定向行走和活动、日常生活自理、持续阅读或近距离用眼这四个方面增强其功能视力,促使其自理自立和融入社会。

责任编辑:李雪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